與野生動物相伴的詞,既有自然之美、震撼心靈,也有非法獵捕、殺害,非法販賣……將野生動物偷偷端上餐桌、擺上貨架的報道屢見報端。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法制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動物保護專家以及生態法律學者。
野生動物保護執法難題待破解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些年,人們飼養的野生動物數量、種類越來越多,瀕危等級越來越高,這引發了大量野生動物貿易問題。大量龜類、爬行類、鳥類,甚至威猛的老虎都成了人們飼養的寵物。炒作的價格、買賣利潤非常高,刺激了野外偷獵和貿易。
解焱這幾天一直在關注山東平度小老虎的新聞。“僅處罰了3000元,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錢人都可以養老虎了呢?”她認為,個人持有野生動物的執法、處罰力度都需要改進。
解焱認為,中醫藥中使用的野生動物成分,有些是需求之外的,有些是有其他替代成分的,有些是沒有科學證實具有作用的;有些商品以野生動物成分加以宣傳、炒作。這些都應該得到很好的控制。
“另外,是不是任何動物,只要人工飼養成功的都可以被商業化利用呢?”解焱認為,這是人類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應當設置人類利用動物的底線,在法律上加以明確。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朝霞認為,野生動物保護立法中亟需加強和完善馴養繁殖監管方面的規定。
楊朝霞告訴記者,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走私、濫食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分散、隱蔽難以發現,致使野生動物保護執法難度很大,是當下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挑戰。
楊朝霞分析,在這種挑戰之下凸顯的是,野生動物保護行政監管不力和公眾參與的制度保障不足?,F行立法只原則性地授予了公眾檢舉和控告的權利,并無參與行政決定和提起公益訴訟等規定,社會公眾難以對危害野生動物的違法利用行為和執法部門監管不作為等進行有效的監督。
野生動物保護法律需具有整體性
解焱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制定法律時,我們對野生動物在生態當中的價值認識非常局限。野生動物保護法認為野生動物是一種可持續利用的資源,這種資源越來越稀少了,有些物種快滅絕了,所以我們應該保護。“為了利用而保護”的思想貫穿在法律當中。
“現在人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野生動物是維持生態系統健康、人類生存環境健康非常關鍵的因素。”解焱說,應該在相關法律中,把野生動物保護的價值和作用提升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高度,“保護野生動物就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生態安全”。
如果把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看作一支保護傘,這張傘應該撐多大?專家們從不同的側面闡述了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必須具有“整體性”。
春節前,80多歲高齡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原常務副主任汪松,參加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研討會。他提出,保護野生動物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做全局考慮。
“生物多樣性、野生動植物、資源環境保護、保護區等相關一攬子法律法規要有一個整體的框架,整個框架下的法律需要分別制訂和協調實施,才能保護好生態環境,生態文明才能實現。”汪松說,生態文明首先要在科學上加以定義,立足于科學,政府管理部門、動物學家、法律專家、非政府組織代表等共同研討,提出修改意見,才能保證法律的有效性。
多頭管理不利于野生動物保護
采訪中,解焱也提及汪松所說的相關法律法規協調的重要性。解焱告訴記者,我國瀕危物種名錄在上世紀80年代制定后,至今沒有進行過更新。她認為,瀕危物種評估設定機制應該更加健全,及時反映物種面臨的瀕危狀況。
在解焱看來,現行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大部分還是針對非法盜獵、殘害野生動物、過度資源利用的狀況;有一些大的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行為,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產業的發展,與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之間沒有建立很好的聯系。“一些項目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時,對野生動物影響的評估是非常薄弱的”。
解焱進一步介紹了典型的情況。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造成土地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水污染;交通建設中,野生動物通道、棲息地被分割;大壩建設,對水生野生動物產生影響;林業過度砍伐、單一化的種植,發展林下經濟,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等。她以林下經濟舉例,發展林下經濟時,有的要清除林下植被,有的施用農藥化肥,雖然林子還在,但是林子下面的生態環境、生態系統都發生了變化。
“野生動物的保護還處于‘保護部門要做的事情’的層面。”解焱說,事實上,各個行業都應該關注野生動物保護問題,而這一點沒有在法律中加以體現。
楊朝霞則從目前相關管理部門的權限分割角度分析,目前法律將野生動物分為陸生野生動物和水生野生動物,在體制上分別交由林業主管部門和農業主管部門進行分散保護;對于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只規定了自然保護區制度,沒有確立整體的棲息地保護制度。這種管理模式打破了野生動物保護的整體性。
在楊朝霞看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最重要的是樹立生態系統管理的理念。野生動物保護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和多個環節的系統工程,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管齊下才能有效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