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上,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和幾位業內知名專家暢所欲言,為解決當前塵肺病難題及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來自全國各地的六名塵肺病農民代表真切講述了作為塵肺病患者面臨的許多實際難題。
大愛清塵基金創始人王克勤在會上介紹了我國塵肺病農民現狀。他用“數量極其巨大,處境極其困難,維權極其艱難,救助極其尷尬”來進行總結,四個“極其”道出了塵肺病農民面臨的真實困境。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的孫樹涵女士對此也強調:“在目前中國現有的職業病人數中,塵肺病占到了90%。”
在了解到目前塵肺病鑒定時因為需要勞動關系證明,而導致大部分病人無法得到醫學診斷證明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陳靜瑜教授和全國政協委員吳先寧、張國俊等多其他與會代表一致贊同不能把“塵肺病”和“職業病”劃等號。
我國“開胸驗肺”第一人張海超表示曾經在就醫過程中處處碰壁,許多醫院檢查告知他患有塵肺病,但避而不談和職業病有關,診斷證明只出“排除肺結核、腫瘤”等模糊字眼。為張海超換肺的主治醫生陳靜瑜教授說:“塵肺病患者不應只在職業病醫院尋求救治,任何一個正規有資質的醫院都能診斷治療塵肺病,它應當與肺炎、肺結核、肺癌等疾病類同,獲得社會廣泛的醫療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張國俊在與農民工的交流中感觸頗深,他說:“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對塵肺病有了新的認識。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都有,問題的關鍵在執行。作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要提建議,首先從法律上修改,其次在執行上明晰。”
大愛清塵法務部部長、北京君本律師事務所王飛律師在演講中提到一個現實情況:“20年前國家就通過立法,保證強制實施的工傷保險制度,而現如今在湖南安化、江西樂平兩地方的塵肺農民案例表明,部分國有煤礦的落實情況仍是空白。”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李楯教授對大愛清塵基金起草的《關于切實解決塵肺病農民工醫療和生活救助問題的議案》提出了許多修改建議,他認為應該先解決塵肺病鑒定問題,再解決資金的問題。“先把它劃出來,首先證明我是這個病,然后再說我怎么治”。其次他回答王克勤先生提出的塵肺病患者面臨的四個困境,他說:“在現行體制下,為什么有這么多問題,如果不深化改革絕不可能解決。我國的法律存在落實問題,不能落實的還叫法律嗎?”在提到如何解決問題時他說:“解決社會保障制度和國家職場安全的責任,這是一個源頭治理。大愛清塵做的工作,我極其敬佩。但是在源頭上,應當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管。對企業來說,有可能導致傷及人的健康安全問題,這點不應該手軟,不是什么罰款。不簽合同,不交保險,職場環境問題吊銷執照。這樣傷害人的健康和生命的數量極其巨大的責任問題,必須要有人來承擔。”
中國勞動管理學院的孟燕華教授也提出了對防治方面的建議,一是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對粉塵嚴重超標的企業一定是按照生產事故處理。二是國家要求有職業危害的企業一定要進行職業危害申報,申報到安監局,特別是粉塵嚴重的要繳納風險抵押金。
參加會議的塵肺病農民對希望得到政府解決的問題提出訴求,主要集中在子女上學和救治方面,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積極給與應答,會場討論氣氛十分熱烈。雖然塵肺病是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但是正如聯合主辦方新華網代表高向梅的致辭中所說:“2月11號在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會議上,強調了以整合使用城鄉醫療救助基金,加強救助、醫保等制度銜接,支持慈善等社會力量參與等方式,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這從政府高層釋放出的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塵肺病的問題能夠在國家層面得到重視和解決,讓更多的農民工免遭塵肺之苦,讓更多家庭不再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