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販子痛恨的咬牙切齒的心情可以理解。嚴懲人販子是一個路徑,但是正如專家所說,殺未必是最好路徑。在利益面前,鋌而走險者大有人在。正如禁毒的時候,就有死刑,但是毒品犯罪依然有增無減。人口販賣也是同樣道理,破解販賣人口需要的不是“虎頭鍘”的鮮血淋淋。還需要從其他方面多做些事情。這就需要給社會現象解解毒。
買方市場不能遺忘。1月份的時候,山東省破獲一起“地下產房”案件,抓獲了大批販賣人口的犯罪嫌疑人。警方只是對販賣人口者進行了抓捕,對于購買兒童的家庭并沒有追責。這似乎已經成了常態。而事實上按照法律規定,購買兒童也是犯罪行為。2014年的時候,江蘇沛縣有一條新聞很耐人尋味。購買兒童的家庭將兒童的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索要撫養費。原來,沛縣的這對夫妻,孩子從小就被拐賣了,在孩子18歲的時候,他們終于找到了孩子。孩子也愿意回家,而購買孩子的家庭竟然千里迢迢跑到沛縣起訴。如果法律追究能夠嚴肅起來,購買孩子的家庭會狀告孩子的親生父母嗎?
戶口辦理嚴格把關。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這些被販賣的兒童,其實都是在養父母家所在地落戶的。按照戶籍管理制度,孩子落戶必須要有各種證明。而被販賣的孩子顯然是沒有這些上戶條件的。比如說出生證明何來?假如說,戶籍辦理是嚴肅的,這些被拐賣的孩子就會出現無法上戶的問題。對于警方來說,更應該把好關口,對于可疑的家庭,在辦理戶口的時候,是不是能搞了親子鑒定?這還需要嚴查出生證明的買賣行為。凡是最終出了問題的,都應該追究開具虛假出生證明的醫生。
不孕家庭需要溫暖。為何買賣兒童會有市場?說白了,這是不孕家庭太多造成的。政府應該關注這批人,對于不孕家庭應該救助,比如說可以免費給予人工授精,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如果能夠有了自己的孩子,兒童買賣自然就會減少。對于確實不能孕育的家庭,在孤兒領養手續的辦理中也應該簡化手續,讓更多福利院的孤兒,走進不孕家庭,這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好處。
婚前孕育多加關注。買賣兒童,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婚前孕育。由于思想的開放,婚前性行為已經很普遍。但是由于一些人不采取避孕措施,造成了一些孩子的降臨讓少男少女不知所措。他們丟棄的孩子也成了人販子的“商品”。一些人販子就是盯著這個群體的。這就需要我們普及避孕知識,如果真有這樣的兒童降臨,政府部門更應該走在人販子的前面,實施救助。
破解販賣兒童需要的不是“虎頭鍘”,而且廢除死刑是大勢所趨,解決社會問題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