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職業要求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標準
2015-03-06來源:羊城晚報
   北京城市學院公共管理學部老師劉金菊最近提出了一個大家都較陌生的概念:“教育過度”,指個體所擁有的受教育程度超過了工作所要求的水平。劉金菊首次對我國從1990年~2010年的教育數據進行測算,結果讓人咋舌:本科及以上教育過度率超過90%,遠遠高于美國的51%。從教育過度率整體情況來看:1990年中國的教育過度率僅為7%,2000年上升到12%,到2010年上升到28%,后10年的上升幅度大大超過前10年。

  在事實層面,劉金菊老師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真實情況。的確,社會上相當一部分工作,其實并不復雜,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經過一定的訓練,就可以勝任,而且隨著經驗的增加,可以完成得很好。從這個角度來說,的確可以說是教育過度了。但問題是,一個人接受教育僅僅是為了工作嗎?根據報道,劉金菊老師似乎就這么認為,她所說的教育過度這個概念以及她的研究內在邏輯是: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是否適當,應該要由工作是否需要來衡量,工作需要甚至幾乎成為唯一的標準。

  雖然這項測算經過了細致的實證研究,雖然這個概念有著國際背景,但對于這個概念及其內在邏輯,筆者實難茍同。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么人類社會其實沒有必要辦教育,尤其是辦大學。單純從工作的角度出發,學徒制幾乎就足夠了。經驗豐富的師傅經過嚴格的訓練,帶出來的徒弟應付工作,基本上是綽綽有余了。

  然而,教育在人類社會終究一直存在,而且逐漸發展出了大學教育。顯然,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到,對于個人的發展而言,學徒制是不夠的。因為一個人的生命,不能總是在工作中度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人就只是社會的工具,而失去了自我。作為一個個體,還需要生活、需要情趣、需要道德、需要智慧,需要全面的發展。對于這些元素的培養,學徒制顯然是有缺陷的。而學校教育,則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可以說,培訓勞動技能是教育的重要職能,但不是唯一職能,教育要培養的,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個生命充盈的個體。衡量教育是否過度,不是單純地以工作技能為標準,而是要全面地考察。如果其他方面的培訓是必要的,那么即便“受教育程度超過了工作所要求的水平”,那也是值得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教育過度。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雖然沒有多少人知道教育過度這個概念,辦學卻在遵循著“工具邏輯”: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特別看重就業,看重工作。而對于學生道德情操、生活情趣的培養,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整個教育,彌漫著功利化的氣氛。對教育過度的研究,需慎防被某些人用來為這種功利化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作理論上的背書。如果教育過度這一概念成為公共政策的理論基礎,則日后個人受教育的機會很有可能被擠壓,教育事業發展的空間必定也會日益逼仄。

  當然,如果這一研究指向的是前些年一窩風的“大學擴招”以及產業升級滯后、與人才培養不匹配,那么它還是有一定價值的,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