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計劃在今年就拿下全國10萬個村莊。”劉強東稱,每個村莊會培訓出一名代理人,手把手教給農民網購流程與基本方法。
據了解,去年年尾,京東已制定出對農村市場的“雙軌”滲透式:京東幫服務店,在縣或鎮級尋找當地最大的家電銷售商或維修站合作,支持大型家用電器在村級市場配送、售后服務;地面服務站,則主要為自建模式,可將其理解為“電商實體店”。在今年春節前,前述兩種門店在河南省均已落地。
當然,“拿下10萬個村莊”并不只是京東訴求。就如勁敵阿里,張開了同等規格的胃口。
“國內農村市場的網購用戶可開發總量約3億人,這與全國城市網購用戶的總規模是一致的。”金建杭稱,獲取農村網購用戶的效率,關系阿里繼續保持規模化擴張的質量。因此,未來3~5年,阿里在農村市場投入百億,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10萬個村級服務站。
現實的問題是,無論是當前電信運營商在農村的基建狀態,還是農民對網購方式的信任度、接受力,似乎都對“電商包圍農村”是一場考驗。
“先布局、切進去,我們有足夠耐心等待。”劉強東說,伴隨“農村電商”戰略一同布局的,還有物流系統、金融服務新一輪“下沉”。也就是說,京東“白條”(消費貸款)、各種理財投資品,將隨著網購商品一并跨入農村市場。
而相比京東,阿里的殺手锏是“農貨上網、農資下鄉”。金建杭稱,阿里要幫助更多特色農產品由原料變為商品,為農民提供一個更好的賺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