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國九人行”第一期開播,主持人與嘉賓互動。
新華公益北京4月1日電(周倩)4月1日下午,由新華網公益頻道與新華善舉基金聯合打造的大型多媒體互動公益欄目“公益中國九人行”第一期開播,關愛自閉癥兒童大型互動對話暨《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發布,首次開播主題是“擁抱星星的孩子—關愛自閉癥兒童”。
“公益中國九人行”通過關注不同主題,每期邀請九位行業專家和思想者就公眾關注的公益熱點話題、公益現象展開探討和研究,采集大量案例和數據、形成行業報告,通過不定期的線上線下互動和新媒體融合手段的發布,碰撞公益智慧,傳播公益理念,引領中國公益發展方向。本次活動邀請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全國婦聯執委、北京市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馬憶南教授,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清華-北大聯合生命中心博導魏坤琳先生,五彩鹿自閉癥研究院院長和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創辦人孫夢麟女士,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教育學博士、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院兒童與人類發展中心博士后蘇雪云女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專業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張紀水醫生,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舒燃女士,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兒童關懷與發展部主任王凱先生等九位專家。
節目現場,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與新華網聯合發布了《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該報告歷時10年,干預了近四千多自閉癥兒童,綜合國內外行業現狀的大量調查研究,撰寫的迄今為止中國首部全面介紹兒童自閉癥教育康復的行業發展報告。
九位專家從生命科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等角度共同探討了自閉癥患者從早期搶救性干預,到確診后的教育康復;從家庭父母的正確認知到社會群體的接納認同;從大眾誤讀的普遍性錯誤到逐漸長大如何融入社區進入成年人生活;從職業、就業到通過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完善建立保障體系等各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國自閉癥領域研究發展的現狀和可預見的未來所面臨的問題。
孫夢麟院長首先強調搶救性干預在自閉癥兒童康復效果上的重要作用;魏坤琳教授指出被人稱為“中國雨人”的周瑋不是自閉癥患者,只是存在交流障礙,他認為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微笑對自閉癥患者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蘇雪云女士則從生態性、專業性、系統性三個角度論述了自閉癥患者康復的有效方法。期間,一位自閉癥患兒及其母親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針對他們的困惑,馬憶南教授提出自閉癥人群的教育康復和社會保障是一個綜合系統性工程,需要法律和公共政策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
“上帝如果為我們關閉了大門,一定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們打開一扇屬于他們自己的窗戶。”新華網黨組成員、工會主席譚玉平作總結陳辭。節目最后,每位嘉賓就自己的專業領域向全社會發出倡導,希望有更多人來關愛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們。通過在線報名來到現場的志愿者們踴躍提問,專家們逐一解答,氣氛十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