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境界(圖片來源 資料圖)
什么是禪?
首先,禪是一種境界。
禪宗有一句話,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是覺者的生活境界。覺者就是佛,佛時時都在禪當中,佛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是禪,所以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覺者的生活,這是佛的生活。“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就是禪的境界。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佛的那種安祥、自然、喜悅。這也是悟者的生活境界。開了悟的人,還沒有完全成佛,他也有這個境界,這是第二個層次。第三個層次就是行者的境界,修行者、修禪的人有時也有這個境界,但是他的這種境界不能完全打成一片,是有間斷性的,而且他的這種境界在層次上與佛的境界有差別。
就是說,雖然你的知見與佛是平等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那指的還僅僅是因地中的一種平等,不能完全做到與果位上的佛等同。但是說心、說佛、說眾生、說平等,仍是一種理論,一種思維分別,卻要這一切的一切都拋開。只有把一切的理論架構拋開了,把一切的思維分別拋開了,你才能體驗禪的境界。換句話說,只要你把二元對立的東西徹底放下,當下就是禪的境界。并不是說還要等到什么時候才是那個境界,一切都是當下的。我們每個人不妨試一試,在片刻之間,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你可以體會一下這種境界。從效果來說,禪是一種境界,我們每個人真正要去把握的就是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