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28日說,已有2500余名中國公民從尼泊爾地震災區安全撤離,返回祖國。據了解,尼泊爾政府提供的數字顯示,地震已造成近4400人死亡,8100多人受傷。地震影響了約810萬人。首都加德滿都約80%的房屋倒塌。
航空公司不顧余震危險接回中國公民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吳春太28日在加德滿都特里布萬國際機場說,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和四川航空公司目前執飛從中國大陸城市直飛加德滿都的航班,四家航空公司不顧余震危險,克服種種困難,已安全順利接回2500余名滯留在震區的中國公民。
記者了解到,由于大量裝有救援物資和救援人員的飛機陸續抵達加德滿都,規模本就不大的特里布萬國際機場不堪重負,一些航班不得不在中途返回,另一些航班則需要在加德滿都上空盤旋數小時后才能擇機著陸。受此影響,滯留尼泊爾地震災區的中國公民通常要等待一兩天才能撤離。
中國政府醫療隊展開醫療救援
此外,正在尼泊爾地震災區展開救援的中國政府醫療隊28日告訴新華社記者,自27日早抵達尼首都加德滿都后,醫療隊立即為災民提供醫療救援,迄今已收治百余名傷病員。
中國政府醫療隊設立的臨時醫院位于加德滿都以北30公里的杜里凱爾鎮,急診室和病房由帳篷搭建,條件較為簡陋。
醫療隊收治的患者中9成是傷員,大多在地震中頭部受傷、骨折或四肢被壓傷壓斷,傷勢嚴重者在臨時醫院接受初步治療后由尼泊爾軍隊負責運送到其他醫院。
聯合國副秘書長將前往尼泊爾協調救災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28日說,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阿莫斯30日將前往尼泊爾訪問,評估協調當前的救災舉措。
哈克說,尼泊爾政府提供的數字顯示,地震影響了約810萬人,加德滿都約80%的房屋倒塌。
聯合國一支小隊已被派遣到加德滿都,協助聯合國當地工作人員和尼泊爾政府協調救災。世界糧食計劃署計劃在未來3個月向140萬人提供食品。
■ 影響
強震重創尼泊爾旅游業或損失約3成GDP
據媒體29日報道,強震給尼泊爾帶來嚴重損失,使其本不發達的經濟雪上加霜,對旅游業打擊尤為嚴重。旅游業被視為尼泊爾的支柱產業,要想獲得新生,恐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日本共同社26日報道指出,地震對尼泊爾旅游業的打擊不可估量。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尼泊爾工業化滯后,60%以上的人口務農,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地理便利條件差,制造業發展落后,就業長期不足。2013年,人均GDP只有700美元左右。
由于尼泊爾旅游業有增加國內就業等積極作用,作為經濟增長點被寄予很大希望。尼泊爾擁有喜馬拉雅山南坡和佛教遺址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較發達,一些國外企業相繼計劃投資興建酒店,但此次地震無疑給這一勢頭踩了剎車。
尼泊爾是一個以旅游業為主要收入的國家,地震將給尼經濟造成極大損害,而本次地震預計造成的經濟損失可占到尼泊爾GDP的30%至40%。
共同社27日的評論說,目前,尼泊爾政黨對立,無法制定新憲法,政治體制不穩,給震后重建又增加新的不確定性。
■ 救援
尼泊爾男子被埋80小時獲救
尼泊爾強震救援黃金72小時過后,有沒有奇跡?
尼泊爾男子里希·卡納爾被困大約80小時后,終與死神擦肩而過。
強震25日發生時,卡納爾身處一座7層高公寓的第二層。所幸,尼泊爾和法國搜救小隊聽到了卡納爾的呼救,花費5個小時挖開通道,于28日把他救出。
法新社報道,卡納爾被迫與3具尸體共處大約80小時,在沒有食物和飲用水的情況下堅持下來。治療卡納爾的一名醫生說:“他似乎僅依靠意志活了下來。”不過,他可能腿骨骨折。
4個月嬰兒震后22小時獲救
尼泊爾震后救援有悲傷,更有奇跡,一名4個月大的嬰兒在地震發生至少22小時后獲救。
尼泊爾《加德滿都今日報》報道,這名男嬰名叫索尼特·阿瓦勒,被從巴克塔普爾鎮一幢建筑廢墟中救出。
報道說,尼泊爾軍方救援人員起初搜救時沒有發現這名男嬰,后聽到他的哭聲返回。這家報紙刊登的照片顯示,這名滿身塵土的嬰兒被尼泊爾士兵從廢墟中挖出。報道說,初步檢查顯示,獲救男嬰情況穩定,沒有受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