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方舟考察交流團長史成斌向長崎市教育長馬場豐子贈送伊利方舟旗幟
伊利方舟首支海外考察團赴日取經
伊利方舟首支海外考察交流團的中西部校園兒童安全教育工作者,分別來自內蒙古、寧夏、重慶、云南、廣西、貴州等六省,他們常年守候在這些省市區縣的校園兒童安全教育一線,為孩子安全竭力奉獻。
2014年4月,他們曾和其他40余名中西部地區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在伊利方舟上海培訓基地參加第三期培訓。培訓結業后,各地校長和老師們,紛紛帶著伊利方舟校園兒童安全培訓成果,返回各校并以“先有安全再有夢想”的理念為指導展開實踐,針對所在地校園日常教育特色,升級各地校園兒童安全教育工作。
在伊利方舟2014年年度兒童安全課件設計大賽上,他們提交的兒童安全教育課件經實地演練、綜合評審,最終從近300件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三期學員中的佼佼者,也因此獲得赴日學習交流的機會,實地考察國際先進的校園兒童安全管理經驗。
伊利方舟考察交流團學員——重慶市黔江區教委陳前名主任仔細詢問日本學校兒童安全相關問題
考察日本校園兒童安全理念和經驗
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一直非常注重安全教育。校園被看作是教育的圣地,不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也是地方政府制定自然災害發生時的避難地,還是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之一,因此“安全指數”一直是最高的。2001年“附屬池田小學事件”發生,讓整個日本震驚,其校園安全也上升到國家高度。經數十年升級,日本在校園安全理念、設施、措施等方面,逐漸成為全球校園安全的領先國家之一。
日本教育界認為,小學是最適宜進行安全教育的時期,因為兒童最易接受安全指導并轉化為行動,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伊利方舟特邀專家、原上海市教委青少年保護工作處處長楊永明也指出,通過意識提升,幫助師生、家長和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是做好兒童安全宣傳和教育的重要一環。日本的安全教育內容包括生活安全、交通安全和災害安全三個方面,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進行教育,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正因如此,伊利方舟專門組織了中西部校園兒童安全首支海外考察團,首次赴日,展開實地考察、學習、交流。通過實地考察,為中西部地區的校園兒童安全教育工作者拓寬視野,同時帶回國際先進的兒童安全教育方法、管理機制,與伊利方舟一起為全國校園兒童安全工作共同努力。
看到正在參觀的伊利方舟隊伍,學生們安靜有序地走下階梯
學習日本校園兒童安全的教學方法
伊利方舟首支海外考察團還邀請了國內兒童安全教育的專家同行,以便隨時與考察團校長、老師們展開研討和交流,共同學習日本校園兒童安全理念和的教學方法。
在日本,校園安全教育有一個特點,非常重視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兒童安全教育,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體驗,在實踐中學到常識,提高安全防護能力。比如交通安全教育,會組織學生對上、放學路上的安全隱患進行實地調查,哪里行人稀少,哪里車輛多,哪里在施工等;比如兒童性別教育,老師會安排男女生分別參觀女廁所和男廁所,既滿足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又適時展開兒童性別教育;比如針對日本地震多特點,經常組織學生演習,學習怎樣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地震等重大災害。
長崎市教育委員會、學校教育部次長兼健康教育科長島崎昭秀與伊利方舟考察交流團深入溝通
從2012年至今,伊利方舟在國內持續展開兒童安全教育宣傳。在校園兒童安全方面,伊利方舟已在上海基地連續四年舉辦專題培訓,大大促進了國內東西地區校園兒童安全的交流互動,為中西部地區輸送了大量校園兒童安全教育的“種子”和安全物資;今年,伊利方舟又首度組團遠赴海外,進行國際先進兒童安全教育經驗實地考察學習。
從中西部到東部,從國內到國外,一次次地“走出去、引進來”,伊利方舟正在引領國內兒童安全教育同步國際先進理念和方法,為更多孩子的成長安全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