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食品學院“寶貝回家”暑期社會公益服務實踐團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孩子是父母永遠的牽掛,為宣傳防拐防騙知識,讓更多的人關注走失兒童這一現象。7月15日到7月18日,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院“寶貝回家”暑期社會公益實踐團到鄭州市各地了解情況,展開了以“寶貝回家”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小分隊成員來到大地國際幼兒園,以演出話劇的形式向孩子們普及防拐防騙的相關知識,通過和小朋友們的互動,隊員們發現許多小朋友都具有一定的防拐防騙意識,并且知道一些簡單的應對方法。但小朋友的力量畢竟渺小,真正遭遇危險時,還需要成年人來解決。在與幼兒園老師的談話中,隊員們了解到很多小朋友的警戒心太高,對陌生人一點也不相信,這種心理對于孩子的成長絕非益事。在活動結束時,幼兒園園長還希望小分隊明年可以繼續此類公益活動。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子女對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在教育孩子時,家長需要掌握正確的尺度,教育孩子在警戒陌生人的同時,相信社會的美好,而不是絕對的丑惡。
小分隊還走訪了鄭州的多處公安局,了解其對此類案件的態度以及相關獎懲措施。實踐活動小分隊通過分發宣傳頁,向人們宣傳防拐防騙知識,并對大量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成年人對防拐知識的了解程度。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成年人不重視防拐知識,且沒有興趣了解相關內容。中國每年都有走失兒童,人販子的拐賣技術越來越強大,團伙的作案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隊員們發現有些拐賣兒童案例就是在人多的地方發生,人販子裝作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親屬,當眾從孩子親人手中奪過孩子,而此時圍觀群眾認為這僅是家庭矛盾而已。這種案件的發生不僅讓人心里打顫,更讓人為不愿了解防拐防騙知識的人而深感擔憂。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不僅了解了走失兒童的現狀,她們的意志也得到了鍛煉。“少年強則中國強”,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他們的健康和安全尤為重要。“寶貝回家”是一個艱巨的工作,小分隊的力量遠遠不夠,隊員們希望人們能更重視走失兒童事件,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還寶貝一片心靈凈土。
(“寶貝回家”暑期社會公益服務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