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水·未來論壇側記
來源:公益中國網 發布時間:2009-03-19
文:楊曉亮 攝影:徐憲剛、楊曉亮
3月18日下午6點,2009水·未來論壇結束了第三天的會程,我帶著略有些疲累的身體走出會場時,心情卻還停留在會議期間久久不能平復。
最初在被告知我有這個機會來參與2009水·未來論壇的會議時,我只是覺得很高興能有個機會鍛煉自己,并且接觸些公益屆的高人和水方面的專家,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的心靈會得到如此的震撼,也沒有想到我們的水知識竟是如此的匱乏,以至于可以而被稱為水盲的地步。
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鄭亞娟介紹北京水資源緊缺的嚴峻現狀,呼吁人們共同保護水源地
全健佑教授與來賓問答互動
遠道而來的韓國“水激活”專家,全健佑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一個凈化水源的新理念:不利用任何化學藥劑,而是模仿自然界的水循環中對水進行凈化的過程,從而達到將死水變為活水的目的,教授說他的最終目標是能夠將任何品質的水,甚至污水,毒水,都變成無害的活水,而他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如果這項研究得以成功,相信將是對全球人類的一項福音。
李復興教授回答來賓問題
衛生部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給我們帶來了一本書叫做《水,是藥還是毒?》,并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震驚的事實,現在全國的水盲要比文盲多得多。他以其豐富的水知識,解答了來賓們對水的安全飲用方面的問題,并且普及了平時大家并不了解的一些用水喝水小常識,給我們掃了掃水盲。在茶歇時間,大家紛紛拿著書去找李復興教授簽字,并表示從教授的講話中受益良多。
三天會議期間,所有與會嘉賓和志愿者們所喝完水剩下的水瓶都被收集了起來,讓大家都能直觀地看到我們每天消耗的水有多大量,本來這些水瓶只是凌亂的堆在屋子中央,但有些參會者將它們排列起來,組成了一個水字,第三天更進一步,又擺出了英文WATER的字樣,非常的有創意和趣味性,與會者們爭相用相機甚至手機拍下這難得的畫面。
與會者以小組為單位正在認真排練
李復興教授以其精湛的舞藝向我們展示了充滿好水的身體是多么的柔韌
會議的進程一點也不沉悶,相反有些環節可以說是熱鬧非凡,讓大家在笑談間就將一些保水節水的理念深記在心中。例如會議第二天,主持人要求每個小組把自己所夢想的關于水的未來,用一種表演形式向大家演示。嘉賓們各顯神通,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寫詩的,有演小品的,甚至還有寫兒歌的,這個環節中李復興教授跳的舞蹈給很多與會者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并且他幽默地說道,身體內好水比較多,沒有壞水的話,柔韌度就會比較好,于是“讓身體里充滿好水”,成了會議期間很多人的口頭禪。
史家胡同小學的可愛孩子們富有激情的朗誦
孩子們與所有與會嘉賓一起合影留念
來自史家胡同小學的小朋友們為我們慷慨激昂的表演了關于節水愛水的詩朗誦,嘉賓無不為之感動,都覺得看到了非常光明的未來。
聯合國會議一般的小組討論
這次參會的嘉賓與組織者不單單是中國人、美國人,同時還有韓國人、意大利人、法國人、新加坡人,在小組討論的環節時,簡直就像是在開聯合國大會。韓國教授的翻譯只能把韓文翻成中文,而意大利嘉賓又只會說意大利語和英語,于是只好再找個人從中間將中文翻譯成英文,這樣一次交流才能成功,但是在如此的困難下,他們竟然還能很深入的交流,并碰撞出許多火花,實在是難能可貴。
會議最后,幾位嘉賓組成了組委會,他們收集了各個討論小組所做出的計劃和倡議,并且對其進行評估和建議,他們將會努力協調各方力量將這些計劃變成為現實。
會議雖然結束了,但是行動才剛剛開始,希望明年我還能有機會參與水·未來論壇,并且能看到更多的個人、組織和企業參與到保護水保護環境以及參與到整個中國公益中來。
樂水行的張俊峰老師一臉凝重,憂國憂民憂天下是主持人對他的評價
大家在為自己的愿景做計劃
茶歇時與會者相互交流
一個簡單的小游戲就讓大家明白了各個組織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