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未來”2009論壇在北京舉行
來源:公益中國網 發布時間:2009年3月16日
公益中國(徐憲剛 艾 若) 3月16日,由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美國培普丹大學和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為期3天的“水•未來”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繼2008年3月召開的“保護水資源——為了北京的明天”展望未來論壇之后,“水•未來”論壇召開的第二屆論壇。“水•未來”論壇支持媒體公益中國網、搜狐網、中國水工業網等媒體也參與了本次論壇。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水與行為”。會議的任務是關注水環境狀況,識別人類與水相關的行為,交流不同的理念,探索新的可能性,共同創造一個水資源的美好未來。
論壇參與者有與水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法律機構、NGO組織、社區居民代表等。第一天會議采用了“欣賞式探詢”的形式。一些關心中國和世界水資源保護的國際友好人士也與會并參與了論壇的交流活動。本次論壇還將與聯合國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的水資源論壇相呼應。 “水•未來”2009論壇組委會成員張俊峰先生,中國水工業網CEO張穎夏先生,世界水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密云生態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濱先生等圍繞“水·未來”主題先后做了精彩的發言。美國培普丹大學的蓋瑞教授在發言中表示,今天參加“水·未來”論壇也是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樣一個目標。“水•未來”2009論壇組委會成員張俊峰先生、王展程先生、王香奕女士、張君茹女士先后擔當論壇主持。 這次論壇本著“讓所有人參與,聽不同聲音,用加法不用減法,關注新的未來”的原則,在研討“水與行為”的同時,主辦方還想通過這種靈活的平等的交流方式為創建和諧社會探尋一個可以廣泛推廣和復制的公眾參與的對話形式,給與會者一種全新的體驗。圍繞共同的主題,今天所有與會者進行了直接對話和觀點互動,并提出了許多觀點和疑問,而這些問題將會在論壇未來兩天探討或解決。 “水•未來”論壇開始于2008年3月。在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和美國培普丹大學合作組織下,在北京召開了“保護水資源–為了北京的明天”展望未來論壇。參會者在一起回顧昨天,議論今天,創造明天,在三天的交流中平等對話,共同探討,創造了共同的意愿與行動,大家為自己的目標所感染,為經歷的過程所激勵。會后與會者決定繼續延續這一傳統,決定在此基礎之上創造一個能夠造福于水,提升自我,促進社會和諧的公益性論壇組織。 2008年11月,參加過2008會議的代表和幾名其他志愿者共同成立了“水•未來”論壇組委會,共同策劃和推動今后的歷屆論壇。為此大家集思廣益,充分醞釀,形成了一下思想和思路作為水•未來論壇的行動準則。 欣賞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起源于80年代的美國,由David Cooperrider發明,其運用迄今為止已在世界上取到了廣泛的成功。欣賞式探詢是一門提問的藝術及實踐,它以新知探索、夢想構筑和愿景設計取代否定、批評和教育,通過搜尋人群間、組織內以及其他相關群體世界中最積極、最美好的一面,激發個人和組織的發展潛力,鼓勵其進行優勢變革,來實現個人與群體、成員與組織的共同發展。 欣賞式探詢會談的問題選擇是針對一個問題的“積極方面”或者“期望的解決辦法”,比如:“作為這個社區的居民給你帶來什么樂趣?”題目也可以是一個項目的目標,比如:“五年之內,每個津巴布韋人將能夠獲得飲用水”。
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密云生態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濱先生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