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國網訊(通訊員劉家賀)7月11日,驕陽烈日,廣東醫科大學螢火蟲三下鄉服務隊的隊員正在給廣西柳州三江縣林略小學的同學們上急救知識的課程,一幕幕映入隊員的眼球,實是按捺不住,有感而發,記以短文而抒之。
很多人覺得鐵釘劃破皮肉不屑一提,殊不知,久不處理,唯有斷其臂膀而救之。
無畏如你我,雙手一張,縱身一躍,告別這個熱火朝天的夏日。誰又料想到,小腿抽筋的恐懼磨滅了所謂的無畏,剩下的只有恐懼與掙扎。內心兵荒馬亂,此刻你無處可逃,你用力呼吸,水卻無情地通過腔道侵蝕你的肺部,最終你變成了一具浮尸。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人有時候狼吐虎咽并不是因為餓破肚腸,而是因為難以改掉的天性——急于求成。一不小心,食物卡在了氣道,你不能呼吸,你拼了命咳嗽,可發現事總不如人意。你想求救,可發現你已經沒有了力氣,伴隨的只有全身的缺氧紫紺,最后奄奄一息,后悔莫及
這不是恐怖小說的開篇,這是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上述的意外,而失去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早早的告別了我們精彩的人生,實是不值啊。是啊,倘若我們學習過急救知識,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緊閉雙眼,今天的課程依舊歷歷在目,收益頗多。
黑板上“急救小知識”的字眼如此醒目。同學們盯著這幾個字,眼睛發亮,挺直了小腰板,雙手平平整整的放在桌上,一言不發,像是某種儀式,神圣地等待著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這種莊嚴與認真堪比醫學生在上課,不允許一丁點的馬虎,稍不留神,后果不堪設想。
課堂內容大概分為三部分:指壓與包扎止血,抽筋處理,海氏急救。
當他們第一次認真地感受身體動脈的跳動的時候,他們非常的興奮。他們學會了手指出血按兩旁,手掌出血按脈搏,臉部出血找下巴,頭部出血找耳朵。手把手,隊員們教會了他們螺旋包扎和八字包扎,學會就地取材,讓他們學會處理緊急出血。他們從石頭剪刀布中領悟了救命手法,教會了他們如何緊急處理異物氣道梗阻。他們學會了如何面對抽筋時的恐懼,學會了如何緩解抽筋的疼痛。所學的種種,都讓他們懂得了冷靜,懂得了自救,懂得了如何挽回自己的生命。
若是大家都學過這些急救知識,開篇的三種意外或許就可以完全避免。因為懂得,得以自救;因為懂得,所以筆者對這些奪走生命的意外甚是慈悲。
曾經的三尺講臺教會了我們“不知名,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今天的講臺教會了大家如何自救,保全生命。
(文/劉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