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農,“禽”真“醫”切
“我怎么知道那些事情哦,還是你們大學生懂得多,感謝你們來這邊!”清晨7點的蘭武村,一戶普通農家的院子在這個彌漫著霧氣的早上顯得尤其的熱鬧,三三兩兩的村民聚在一起看著人群中間的人,不時地小聲低語……
精準扶貧,“醫”在行動
7月11日,由來自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八名同學組成的情系三農小隊抵達營山,在了解當地基本情況和與當地政府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后 ,小隊成員為期6天的暑期實踐支農活動就此展開。此次“萬生千村科技支農,助力精準扶貧”活動的開始,隊員們挨家挨戶的進行尋訪調查,在尋訪村民冉女士家時,家貧如洗的夫妻倆拿出今年樹上結的梨子要同學們收下,面對如此盛情,隊員們只能在留下了之前募捐的書籍衣物后,收下這份珍貴的禮物告別離去。“我們的日子苦啊,孩子都上不起學。”蘭武村六大隊的何女士在面對隊員的詢問時,泣不成聲。因為弟弟和母親都是殘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重擔都落在了何女士夫妻身上,欠債兩萬多的天價數字讓何女士只能寄希望于村里此次的扶貧工作。通過調查和整理,隊員們初步了解到蘭武村分為5個專合作社,其中貧困戶170戶,家中多養殖雞豬,因為經驗不足、養殖環境惡劣等問題造成的禽畜死亡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在13號,在隊員徐超的帶領下,剩下七名隊員和冉主任一起來到了村民家了解具體情況。
村民在配合隊員做問卷調查,講述著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拍攝人:錢柏霖)
“醫”有力量 披瀝赤忱
“你們快看看我家的雞,我好愁啊,死了一大片,只剩這么兩只了。”剛剛抵達的隊員們就被憂心忡忡的浦女士拉了過去,看見浦女士提出來的僵硬的雞,徐超二話不說就開始上手進行解剖、病因判斷。“你這只雞有脂肪肝,十二指腸球蟲病。”在詢問了浦女士日常的喂養活動和結合了解剖中發現的問題后,徐超初步判斷村民家的雞應該是死于流感病毒感染。“我們明天要在活動室做一個專題講座,還要發放一些免費的獸藥,你們有時間就來,以后養雞可以輕松一點。”在細致的交代了買藥、打掃雞舍、飼養須知后,隊員們暫別村民,回到住處開始著手準備第二天的專題講座和藥品分發。
徐超在解剖死去的病雞(拍攝人:錢柏霖)
愛在營山 你我同行
從來到蘭武村到進行了五天的實踐活動,情系三農小隊成員感受到了“三下鄉”政策的真正意義。作為大學生,應該切實體會和幫扶關心農戶的生活,響應國家號召;而作為川農人,就應該學以致用,深入到基層,從源頭去發現、去解決、去提升。大學生的蓬勃朝氣,體現在一次又一次情系三農小隊一次又一次的下鄉訪問和養殖講座中。此次實踐活動,愛在營山,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