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一言,愿獻于君者,曰:行
——文天祥
(通訊員 趙壯杰)七月流火,古城微醺。正值南方雨季,位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域的汕頭在盛夏七月里天氣逐漸回涼,常有大雨傾盆,或艷陽似火,天氣無常。夜雨初歇,汕頭潮陽古城在水汽濕潤的清晨里迎來了“微愛踐行”三下鄉助夢團隊。“微愛踐行”助夢團隊是由16個潮汕籍的廣東醫科大學學子組建的,于7月12日到14日,在潮陽棉城鳳肚公園和東山景區分別舉行為期3天的公益義診活動和環保行動。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今年首支在汕頭潮陽開展義診活動的大學生隊伍。

“微愛踐行”助夢團隊在鳳肚公園世紀老人鄧小平像前合影
43天,整裝待發!
從六月初開始籌備,歷時43天的籌備,16個團隊成員各司其職,準備了500余張宣傳單、4臺血壓計、2個血糖儀以及超過300份的關于狂犬病、破傷風、乙肝等生活常見病的宣傳小冊子。
“微愛‘起航,鳳肚公園首次公益行
6點21分,16名志愿者按照計劃來到鳳肚公園,繞過公園中央的世紀老人鄧小平爺爺的雕像,到位于湖畔的亭子里。
“廣東醫科大學潮南潮陽鄉微愛踐行三下鄉助夢團隊義診活動”一位來晨練的阿姨用地道的潮汕話念出了懸掛在樹上的橫幅內容。未等宣傳單的派發,便陸續有五六個來晨練的老人走進亭子,詢問志愿者義診的流程如何。
細微顯真情,平凡塑仁心,“我以前是學中醫的,以前我們在幫人家測血壓時,只是簡單地告訴患者結果。你們好貼心,不單單只是給我們測血壓,還提供了一些生活飲食方面的建議,而且各項操作都很準確,這才是真正幫到我們的忙!”說到這里,五十余歲的老中醫王志軍伯伯對志愿者們豎起了大拇指。“微愛踐行”三下鄉隊伍在義診的過程中,并不只是單純地量血壓血糖,而是更加注重與被測者的交流,傳達醫學人文關懷。
義診的過程中,有行動,也有感動。“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大叔,走了好一段遠之后,看到太陽曬到我們時,特地回來告訴我們不遠處有一個比較陰涼的亭子,還帶了他的老婆來讓我們幫她測血糖。”隊員鄭愛賢感動地說。
而來量血壓血糖的不單單只有晨練的爺爺奶奶們,還有相當一大部分人是被量過血壓的人叫過來的。更有一位媽媽,抱著不足三歲的小孩在旁邊等待著志愿者給她量血壓血糖。

義診完后志愿者吃早餐的喜悅 黃曉君攝
“踐行”公益,武術與醫學的盛宴
志愿義診活動的第二天是在鳳肚公園湖畔亭子里對英才精武館4班的46位小學員進行量血壓的培訓以及狂犬病、乙肝、破傷風等疾病的知識普及。
“姐姐,我聽不到我自己心跳的聲音,是不是代表死啦?”剛剛過了十歲生日的英才精武館學員呂海銳像個小醫生般戴著聽診器,手里拿著聽診器的聽頭貼在自己的胸口上,好奇地問志愿者。這時,志愿者們被呂海銳小朋友可愛的問題逗笑了,把聽頭按在他的心臟位置,讓他再聽一次。
在亭子的一個角落,隊長馬繹鎮正對著5、6個小孩在宣傳狂犬病的相關知識,孩子們似乎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層出不窮,“為什么我們要打狂犬病疫苗?”“是不是打了狂犬病疫苗后被狗咬了,就不會得狂犬???”“既然狗會傳播狂犬病,那我們要不要把狗都殺了......”一個小孩話還沒說完,旁邊的伙伴立刻糾正道:“不行,老師說,狗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相處!”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場面呈現出一派溫馨熱鬧的景象,充滿著活潑生動的氣氛。

學員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量血壓 黃澤凱攝
“這些孩子的年齡大概是8歲到15歲,都是趁著暑假來學武術的,今天孩子們看起來很高興,可能是你們的到來給我們枯燥的武術訓練帶來了有趣的醫學知識吧。”來自山東還不滿20歲的年輕教練王海剛學完量血壓后打趣地說。

隊長馬繹鎮在講解疾病知識 黃澤凱攝
義診到環保的華麗過渡,公益殊途同歸
“愛心義診”的音符剛止,“踐行”環保的樂章又起。
志愿者們早早地來到東山風景區,耳畔縈繞著八段錦,步入東山,沿著綠蔭曲徑,拾級而上,從山坡到頂峰,一處處古建筑、古書法石刻令人流連忘返。在小徑旁似乎有一些不和諧的東西——游客垃圾,這正是“微愛踐行”最后一行的目的——清理東山景區的垃圾。
一次性手套、塑料袋等用具早已準備好,16個人各自分組,互相照應,清理特定的區域。
垃圾并不多,只是零散地發布在各個比較隱蔽的地方,夾在石頭縫里的零食包裝袋、草叢里的煙頭以及飲料瓶等等,但是志愿者們卻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去清理。“游客垃圾很隱蔽,比較難發現,還有粘在地面上的口香糖,也是清理起來比較費勁的。”隊員黃曉丹說到。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三天的志愿服務之旅在此止步。三天很短,意義很大。16個志愿者彼此感受不同,或感嘆,或感動,甚至是不舍。而三天的情誼或許會駐留心間一生。
猶記得文天祥的一句話:“獨有一語,愿獻于君者,曰:行”。“微愛踐行”助夢團隊的三下鄉活動到這里便完美畫下句點。雖有瑕疵,用心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