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事件多方協調研討會在綿竹舉行
來源:公益中國網 發布時間:2009-5-11
研討會現場
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馮利副秘書長在致辭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勝國在發言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郭虹教授與會發言
公益中國網現場報道了本場研討會,右為什邡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外事辦主任陳碧
四川本地志愿者與友成基金會秘書長甘東宇(左二)、副秘書長馮利(右一)合影
公益中國網(徐憲剛) 5月11日,“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作為“再走志愿路——友成應急專業志愿者長途演習”活動的一部分,由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發起并主辦的“應急事件多方協調研討會”在地震重災區綿竹市舉辦,會議會中國社會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代表唐永主持。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勝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秘書長甘東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馮利、什邡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外事辦主任陳碧、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郭虹教授、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助學行動”項目代表張雪梅博士、成都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兼中國扶貧基金會《過渡時期社會組織行動研究》副主編莊明等NGO組織、專家及政府部門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首先,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馮利致辭并向來賓介紹了友成應急專業志愿支持服務體系及“再走志愿路——友成應急專業志愿者長途演習”等公益項目。馮利副秘書長在說,友成應急專業志愿支持服務體系將對中國的志愿服務、防災減災、應急救援、減災減貧等事業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她表示,“再走志愿路”長途演習旨在使具有不同專業技能的志愿者聯合起來,相互配合、更加有致、有序地處理突發性緊急事件。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總工程師曲國勝在向與會志愿者們表示敬意之后,從5個方面做了主題為《汶川地震應急救援啟示與應急志愿需求分析》,這5方面內容是:汶川地震災害分布,地震應急救援屏障,汶川地震專業教授,地震救援經驗教訓,隊伍建設思考建議。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郭虹教授做了主題為“抗震救災,眾志成城,有序參與,有效服務——抗震救災中的民間救助活動”的發言。郭教授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抗震救災中自發形成的民間救助力量,對專業民間救助力量、NGO組織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與大家分享了一些珍貴的通過這次抗震救災中的救助經驗,號召各種力量協同起來,從精神到物質多角度出發重建重災后的新家園。
之后,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助學行動”項目代表張雪梅博士介紹了通過抗震救災所獲取的應急事件中多方參與的協調經驗。成都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針對過渡安置時期的NGO該扮演何種角色做了主題發言,中國扶貧基金會針對“汶川大地震”有一系列活動,而《過渡時期社會組織行動研究》一書的編輯整理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莊明擔任該書的副主編。
另外,與會嘉賓和志愿者還參加了在下午舉行的“應急專業志愿者長途演習”的最重要活動——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與友成應急專業志愿者等多方進行的聯合應急演習,該演習在受災嚴重的綿竹市吉祥寺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