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住宅旁邊存在一個很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這個發電廠不時冒出白煙,可是附近的人住了10多年,卻絲毫沒有想要搬家的打算。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了,就住在垃圾處理廠旁邊,為什么不和政府抗議?
究其緣由,是因為人們就算住在垃圾處理廠旁邊,也不用擔心會受到污染,所以根本不存在搬家,或是和政府抗議一事。
據外媒報道,這個垃圾處理廠建于2009年,每年檢測部門的測試結果都顯示,這里廢棄排放完全符合排量標準,而且還把數據告訴當地居民,讓他們放心。
圖中,工人正在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之后這些垃圾會進行焚燒發電,然后再把這些電供給居民使用。
雖然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工作又臟又累,可事實上處理垃圾是有利可圖的。一是,處理垃圾要收費,二是,利用垃圾焚燒發電,也能賺到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盈利途徑:就是在燃燒固體化合物后,能夠實現壓縮處理,然后用來做建筑材料。
正因為如此,德國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們每年最少能處理掉1800萬噸生活垃圾。然而,德國一年最多才產生1400萬噸的生活垃圾。因此,他們大約會面向全球進口400萬噸垃圾。
據了解,由于垃圾處理廠不是燃燒的化石燃料,不需要向國家上繳二氧化碳稅,而且國家還會發放大量的補貼。所以,收入非常的客觀。
在德國人看來,社會是大家的,愛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所以,他們通常會把生活垃圾,肥料,電池,玻璃和紙張等分開回收。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垃圾焚燒的效率,同時也減少了環境污染,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