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公司日前公布了全球第一款使用回收海洋塑料垃圾為原料制造的再生飲料瓶,該再生瓶中有超25%原料來自海洋垃圾,可口可樂公司表示,計劃自2020年起在可樂瓶中推廣這種增強回收材料。
據悉,可口可樂公司第一批生產的“再生瓶”共有300個,原料中25%的塑料來源于志愿者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進行的84個清掃行動中收集到的海洋垃圾。由于這些海洋垃圾經過了先進的“可回收技術”處理,已經恢復到了可食用和飲料包裝的等級,故不會危害到人體健康。
該項技術成果是由可口可樂公司與荷蘭創業公司ioniqa technologies 以及可口可樂公司PET塑料供應商之一的indorama ventures 聯手創造的,涉及到高分子解聚合技術、材料聚合技術等,目前已達到可商用階段。可口可樂公司對此表示,希望以后所有的產品都要以回收或“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包裝出售,目標是每年至少減少20噸原生塑料使用量。
不過,這種對環境保護所作出的科技創新這并不是個例,之前印度也有一企業發明了可食用的塑料袋,也是一項十分逆天的操作。
2018年1月份,印度24歲年輕總裁Ashwath公布了一款全降解、可食用的塑料袋,共耗時4年發明完成。
據悉,該“塑料袋”由紅薯、玉米、馬鈴薯等天然淀粉與植物油衍生物進行配比,12種材料均為綠色化產物,可為人體、動物食用。此外,他說印刷塑料袋所使用的油墨也是采用可食用印刷油墨的,消費者可安心使用、食用。該發明也成功亮相卡塔爾的國家環保日,并讓各個國家的環保部門都沸騰了。
由此可見,環保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可以通過我們生活的種種細節來體現,在此也要鼓舞相關企業加快投入環保技術的研發,以加快推進對全球環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