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呼聲日益增強。《慈善公益報》記者從四川成都市慈善總會獲悉,成都市慈善總會慈善學校“新網絡少年”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項目啟動儀式近日在金堂縣竹篙中學校舉行。
“少年強,則中國強。”儀式上,成都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胡彬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只有青少年聰明有才學,國家才能更富有,更強盛。網絡只是人類的工具,我們的青少年不應該被網絡中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所迷惑,應該正視網絡的作用,將它變成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手段和途徑,讓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過得更加幸福、美滿。
記者了解到,為引導青少年正確科學地認識并使用網絡,幫助廣大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網絡認知,也讓沉迷于網絡及網絡游戲的迷途少年回歸家庭、回歸學校、回歸現實,2018年成都市慈善總會聯合成都電子競技產業協會成功研發了一套青少年網絡防沉迷教育課程。
“該套課程與傳統‘戒網癮’的最大區別在于‘走進青少年內心’。”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詳細分析受益學生愛好,采取技術性引導,從共同愛好、技術指導、專業講解、優劣分析,到理性上網,在身體不受傷、心理不受創的情況下,幫助有過度上網現象的學員學會正確上網,樹立健康、正確的互聯網價值觀。
金堂縣竹篙中學校副校長肖勇希望參與“新網絡少年”課程的學員們能夠珍惜此次機會,努力學習,在以后的日子中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活動中,成都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胡彬為金堂縣竹篙中學校授牌,將金堂縣竹篙中學校將作為“成都市慈善總會慈善學校‘新網絡少年’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項目合作點”。啟動儀式上,學生代表們演唱歌曲《明天會更好》,并宣誓:爭做“新網絡少年”,樹立健康網絡價值觀。
啟動儀式上,成都電子競技產業協會教育培訓委員會副主任胡蓓講授了《網絡與我》的公開課,在課程中授課老師采用互動游戲、音像資料播放等寓教于樂的形式給學生們展示了網絡的多樣性,并告訴學生們正確認識網絡及使用網絡的方法——只有學會綠色上網,才能更好地擁抱世界。
記者了解到,今年,成都市慈善總會致力于打造一批慈善進社區、進學校、進醫院系列慈善品牌項目,旨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幫助困難群體,營造良好的慈善生態環境,讓更多人“慈善起來”。慈善學校作為成都市慈善總會打造的全新助學品牌項目,旨在聯動成都及周邊中小學校,落地實施公益慈善項目,開設特色文化課程,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公益慈善意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幫助困難群體,營造良好的慈善氛圍,為打造“友善之城·尚善之都”貢獻慈善力量。“新網絡少年”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項目屬于該項目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