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劉京:從企業公民到股東
2019-11-22來源 :公益時報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的定位。

       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需求以及多重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正驅使企業拋棄以往單純追求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及為股東帶來最大利益的經營模式,進而向可持續和負責任的發展路徑轉變,以責任重新定義企業的時代已經到來。



       多元股東利益構筑美好世界

       早在2001年,我在北大讀MBA時,看到美國的《商業道德周刊》每年評出最優秀的企業公民100家,他們都是全球500強的企業。從那時起,《公益時報》就想要在中國也推行企業公民的理念,就是說,所有的企業要像人一樣,盡到自己多方面的責任。

      于是,我們于2004年在民政部登記成立了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現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下面的企業公民委員會,推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擔當優秀企業公民。

      在整個企業公民理念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欣喜的變化。

      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制定了一系列規則,讓上市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標準和監管。如今,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已經成為企業自身運營過程中一種常態,財務也不再作為股東利益的唯一目標,讓企業社會責任被賦予了更高的定義。

      今年8月19日,美國商業組織“商業圓桌會議”181家美國頂級公司首席執行官在華盛頓聯合簽署《公司宗旨宣言書》,重新定義公司運營宗旨,股東利益不再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目標。

      如今,股東利益已呈現多元狀態,法律責任、合規經營、勞工政策、經濟增長、環保發展等都成為股東利益的有效組成部分,而將利潤作為股東利益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已經或正在逐漸成為過去。

      企業正在改變股東利益以單純追求財務利潤的經營思維模式轉而關注包括社會倫理、商務道德、自然環境、社會友好的多元利益模型重新定義股東利益。企業考量多方訴求,積極納入利益相關方,通過企業戰略決策、日常運營等手段,將經濟、社會、環境進行疊加,共同構建美好社會。



      新的責任生態正在形成

      一種全新的企業社會責任生態正在形成,新的生態中企業與社會互相依存,社會與企業協同發展。向客戶傳遞企業價值;通過雇傭不同群體并提供公平的待遇來投資員工;與供應商交易時遵守商業道德;積極投身社會事業;注重可持續發展,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作為社會結構中的兩大系統,企業與社會組織的發展已經出現積極的轉變信號。

      企業發展逐漸出現了公益基因,帶著公益因子以良性運作機制和好的商業模式向著社會企業的形態邁進。社會組織逐漸運用著商業邏輯的加持,匯聚出社會價值與市場價值,向著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闊步向前。

      責任案例匯聚企業共生

      從2011到2018年,由《公益時報》社發起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 卓越獎評選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八屆,共計累計征集案例1307個,涵蓋了互聯網、科技、金融、能源、日化、醫療、教育、汽車、旅游、娛樂、服務、房地產等多個行業。

      2019卓越獎共征集到91家企業的110個項目,我們通過收集、評審、甄選等,發現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一些特點和趨勢。

      企業積極投入減貧事業;著力促進公眾福祉;迅速響應救災需求;盡力提供公平優質教育;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實施創新公益項目;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搭建平臺關注公益事業的發展,為公益行業匯聚資源、構建生態。

      企業如何能夠更好地履行企業?第一,把這些案例和企業的戰略更好地去做結合;第二,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要影響更多的企業,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公益時報》搭建這樣一個平臺,把優秀的企業公民都納入進來。

      今天的現場,有來自騰訊集團、IBM集團、中國建設銀行、碧桂園集團、中青旅等企業代表與來自典范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知名媒體等機構的重量級嘉賓將齊聚現場,共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新范式,分析企業在社會進步中所扮演的角色,探索企業如何在復雜的利益取舍間創造商業價值。

      未來,除了優秀企業進行分享以外,我們還要請商學院的教授對我們的案例做點評,請行業專家指導企業進行更好的提升。我們爭取把每一次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的現場,打造成為這個領域的最靚麗的風景線。

      各位,路雖遠,行則將至。

      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已經形成了一種潮流,與公益事業的發展相輔相成。今天,獲獎企業已經成為一面旗幟,積極承擔表率作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更多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作為公益行業媒體,我們力圖用平臺的力量讓更多有擔當、有責任、有貢獻的企業來進行交流,積極分享社會責任案例、讓企業生態更加良性,這也是公益時報的社會責任。共生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世間萬物互聯,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讓我們共同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