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首批啟動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的豪華汽車品牌之一,梅賽德斯-奔馳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始終沒有忘卻自己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梅賽德斯-奔馳女性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項目,攜手發起的首個世界遺產地女性發展計劃“巾幗夢”創意產品的發布,標志著“巾幗夢”又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11月26日,在北京三里屯的Mercedes me體驗店內,奔馳發布了“巾幗夢”計劃下的兩款創意手工作品,由國際知名建筑師胡如珊女士與中國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遺產地赤水竹編可持續生計項目代表楊昌芹女士合作打造的“現代簡約竹籃”,以及著名時裝設計師Masha Ma女士攜手中國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撒尼刺繡可持續生計項目代表畢躍英女士共同出品的撒尼手工刺繡腰包。
同時,在現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文化部門主管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共同為“巾幗夢”創意產品的赤水竹編與新增的松桃苗繡頒發榮譽證書,二者也已經正式被納入文旅部“非遺+扶貧”重點支持范圍。
“巾幗夢”
在社會公益活動中,梅賽德斯-奔馳在車企中一直是引領者,從希望小學到職教扶持、從故宮文創到世界非遺,到2019年,梅賽德斯-奔馳公益事業的目光聚焦在“女性”。
今年3月8日,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UNESCO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項目與奔馳專屬女性社區She’s Mercedes共同發起世界遺產地女性發展計劃“巾幗夢”。這個計劃,目的是為了利用梅賽德斯-奔馳的資源與優勢,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的鄉村女性與現代都市精英女性的專業相融合,互相成就,加快構建非遺地區的產業發展結構,實現精準扶貧,打造遺產地的生活之美。
女性賦能和女性發展是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議題。而“巾幗夢”計劃正式對該議題的實際落地。
根據計劃,“巾幗夢”第一階段的試點產品已經正式發布。以其中的“撒尼手工刺繡腰包”為例,其由著名時裝設計師Masha Ma女士與中國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撒尼刺繡可持續生計項目代表畢躍英女士共同設計打造。
于時裝設計師Masha Ma而言,在合作之時,可以了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養分,增加設計靈感,而在產品推出之時也將提高自身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及公眾形象。
于畢躍英而言,“巾幗夢”將讓遺產地的文化得到廣泛傳播,不僅能幫助當地居民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也能帶動當地的產業經濟發展。
于梅賽德斯-奔馳而言,“巾幗夢”計劃的順利推進不僅能幫助女性實現自我價值,更能充分發揮其社會作用,提升社會價值。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在現場表示,“UNESCO可持續生計項目及‘巾幗夢’計劃充分調動了奔馳品牌資源,為‘非遺+扶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樣本。”
“中國夢”
關注女性,成就女性自我價值是“巾幗夢”計劃的目標,也是梅賽德斯-奔馳2015年打造he’s Mercedes女性專屬社區的初衷。但“巾幗夢”只是梅賽德斯-奔馳踐行其社會責任的一小步。
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從2017年星愿基金與UNESCO攜手啟動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項目就已經開始。截止到目前,已經有超過500名遺產地居民直接參與,有超過10000人在項目的惠及下開始了幸福生活。
比如說,四川的高山養蜂項目已從雅安推廣到臥龍自然保護區,構建了兩地交流協作機制。 比如說,云南的撒尼刺繡進行的商業化探索,為當地提供了100多個就業機會;比如說,貴州的赤水竹編通過社區的培訓和孵化,已經建成了第一間社區竹編扶貧車間。
關于兒童教育,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也進行了多方嘗試。創辦希望小學、子弟學校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將文化與教育融合貫通。
今年年初,梅賽德斯-奔馳星愿基金與故宮博物院達成了長期公益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奔馳星愿基金通過銜接自有教育支持領域優勢和故宮博物院合作資源,在故宮與希望小學和打工子弟院校之間架起了橋梁。今年6月,奔馳星愿基金邀請了包括打工子弟學校在內的孩子們前往故宮參加文化童趣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故宮、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教育不僅是孩子的事,早在2006年,奔馳就在中國就啟動了職業教育項目,截至2018年,已有19所職業技術學校加入戴姆勒中國職業教育項目。
都說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萎靡不振,車市遇冷已經讓眾車企疲于奔命,在這種境況下,仍能堅持履行社會責任,本身就是對品牌實力最好的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