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公益中國網 x Pana Solution:公益傳播路在何方?
2022-01-29公益中國網
       2022年1月22日,由澎麥智庫主辦的第六期 Pana Solution(北京)城市公益圓桌會議在京舉行。出席會議并進行分享的嘉賓有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新聞發言人、宣傳部主任王靜,EASIN國際義工旅行、動物公民品牌創始人凌裕涵(Eris),以及鴻芷書房主理人霍偉亞。

       當今中國社會正處于現代化、市場化、民主化、全球化四重社會變遷濃縮疊加在同一時空的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巨大轉型之中,社會成果和社會問題并存。創造性地發展公益傳播事業,對于日益成長和成熟的中國公民社會來說有重大意義。

       此次圓桌會議以“公益傳播”為主題,圍繞“公益機構、政策機構在致力于公益的同時,是否將傳播做到位?有效公益傳播的標準是什么?公益適應數字化的進程?公益傳播的邊界在哪里?”等熱點問題,共同探討這些困擾學界和業界的新的難題。

微信圖片_20220126133713

       首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新聞發言人、宣傳部主任王靜就《綠會公益傳播及案例》,進行了經驗分享。

QQ截圖20220129170259

       一、多路徑、多平臺、全方位,強化傳播效果

       1.多路徑:

       通過明星的名人效應帶動傳播、與百家號及抖音等平臺聯動,與新華網等媒體合作等渠道,進行多個路徑的宣傳推廣。

       2.多平臺:

       綠會擁有50多個新媒體平臺,全平臺粉絲量100萬+,微信公眾號平臺已發布文章13萬+,短視頻播放量4億+。不僅把握住主流的新媒體平臺,還自制了國際期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通過,進行公益傳播。

       3.全方位:

       單項平臺也具有全方位的媒體梯隊,僅微博單項平臺,高達9個不同方向的賬號。在此努力之下,綠會獲得了2020年中國科協網絡宣傳評價榜第一的好成績。

       二、面向不同群體,通過多領域活動,擴大傳播效果

       1.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活動:

       面向青少年,綠少工作組建立了11個綠少基地,開展青少年生物多樣性培訓。面向高校大學生環保工作委員會,服務于清北等近百家高校社團,組織20余場線下交流會。面向社會,承擔科普工作,舉辦或參與主辦的科普活動60余場。

       三、富有沖突性和對抗性的事件,更利于傳播

       1.根據事件特點,多舉并重:

       對于“毒跑道”案、敦煌毀林案等,本身帶有公眾性、公知性的公益訴訟,采用相關進展細節持續發布、召開案件相關人員的研討會、案件情況披露、與媒體保持密切互動等多舉并重的方式,促進存在多年的“毒跑道”和敦煌公益林被毀等問題得到極大解決。案件的執行落地,也創新豐富了公益訴訟承擔責任的方式。

       2.積極參與熱點事件:

       結合“恒大海花島事件”、“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造假”等熱點事件,直接亮明機構觀點,更便于引發深入討論。王靜主任還提到,對于復雜且專業的問題,可以拆分闡述,聚焦到問題的某個點,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專業問題科普化,這樣更有助于持續的內容生產和輸出。

       接著,EASIN國際義工旅行、動物公民品牌創始人凌裕涵(Eris)秉承著要讓公益進入強交互、數字化、高品牌使命融合的時代,讓公益變成更多企業的底色,商業與公益相輔相成的理念,在線上與大家分享了《公益產品與公益傳播》,她尤為重視打造公益產品應反向為行業提供解決思路,重點分析了如何打造好我們的公益產品,更好地助力公益傳播。

微信圖片_20220126150619

       一、對社會的解決效能:

       公益產品實際解決了什么社會問題?例如:義工旅行解決了短期志愿工作者短缺,資金短缺的問題,實現了全球高知人才資源流動。

       二、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跨界空間:

       Eris提到:“很多公益人的一個誤區是沒有把公益做成公益,而是把公益做成了個人的事,這是很糟糕的。”我們將公益產品和不同行業結合,通過跨界資源,為公益項目帶來資金,實現項目本身的可持續發展。以義工旅行為例,渠道方的各大旅行公司,助力了義工旅行項目的推廣。接下來,在義工旅行產品中,加入“親子溝通”、“領導力”、“動物保護”等教育元素,進行產品升級,這使得教育機構對此很感興趣,最終實現了商業驅動。

       三、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Eris為大家講述了救助大象中心工作人員“買大象嗎,100萬兩只?”的“奇葩”求助,救助中心原本是通過對游客開放的訓練者體驗,獲得資金運營,但受到疫情的影響,沒有游客,救助中心再無力飼養這些從表演中心救助出來的被虐待的大象。

       對于公益事業而言,純靠“賣慘”可以收集一定的籌款,但這是沒有可持續價值的。如何才打造溫暖又鼓舞人心的產品?最終方案是象夫將大象平時喜歡吃的食物涂抹在大象身上,再去擁抱大象,將T恤取名為“擁抱的痕跡”,一條抖音就賣出50余萬件。

       四、是否具有傳播性: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體現在產品上,如何讓公益產品和公眾的情感聯系在一起,這也是包裝文創產品的底層邏輯和產品模型。

       最后,鴻芷書房主理人霍偉亞分享了他創辦鴻芷書房的經歷。霍老師在之前環境媒體工作時,更關注公益理念倡導,直到一位跨界的朋友找到他表示:雜志讀不懂,需要邊查百度百科邊讀。

QQ截圖20220129170317

       這使他觸動很大,隨著公益行業的發展壯大,認知壁壘就產生了,文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此創立鴻芷書房,開始關注公益如何與個人產生聯系,通過真實的體驗讓人產生與公益的連接,使受眾有更多的參與感、體驗感,形成更穩固的連接和認知,促使其在實際生活中發生行為上的改變,形成群體在公共事物中具有一定價值。

       由于更關注對具體受眾的影響,霍老師稱之為“微觀社群傳播”、“另類公益傳播”。他不追求自己做更多鴻芷書房這樣的連鎖化公益主題公共空間,而是期待有更多的在地性、地域特色的行動方案,,旨在讓公益進入人的生活,更多人心中有公益,發動身邊人去做公益,使公益成為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此次城市公益圓桌會議,大家共同分享發展理念、探索公益創新、弘揚公益精神、凝聚公益力量,正如公益中國的創始理念一樣:

       “公益是靈魂工程,是無國界的,我們推廣搭建它,不應該有任何邊界地域!公益中國是把內容放在前邊,首先是讓公益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讓更多的人,更多的社群,更多的企業,方方面面,人人發心公益理念,從我心做起,參與公益活動,讓公益的氛圍和色彩更廣泛的覆蓋中國這個廣闊的地域(中國社群當下缺少公益理念和行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的當前形式下),所以,我們才確定稱名為:公益中國。要公益中國!而不是中國公益或者理解成中國的公益!”

       我們期待著公益事業在中國能有更多力量的加入,從我心做起,一起為創造更加美好的公共生活而奮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