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舉行會晤。
應國際奧委會邀請,譚德塞2月4日在北京出席了冬奧會開幕式,并參加了當天的火炬傳遞。
奧運為終結疫情帶來希望
譚德塞表示,“我很榮幸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奧運會讓人想到希望。我希望圣火能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希望,我們可以一起結束這場疫情。”
在隨后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會晤中,譚德塞表示,他希望能在今年年中實現為全球每個國家70%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也希望新冠疫情的危急階段終結,這樣人們就能像以往一樣聚到一起。
巴赫重申了國際奧委會對世衛組織這一愿望的支持。他說:“我們已經有了前進的道路,就是安全有效的疫苗,這可以幫助拯救寶貴的生命。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讓全世界的每個人都能免費、平等地獲得疫苗,以履行我們保護最脆弱群體的集體責任,因為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過上健康的生活。當我們團結一致、相互關心時,我們就會更加強大。”
加強體育促進健康的合作
國際奧委會和世衛組織在1984年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正式確定了兩個組織在促進公共衛生方面的合作。
2020年6月,國際奧委會、世衛組織與聯合國發起一項伙伴關系,鼓勵世界各地的個人和社區一起增強體質,保持健康,提高抗御新冠病毒的能力。
去年夏天,世衛組織專家參與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新冠疫情應對戰略的制定,確保奧運會成功舉行,并成為其他大型活動的范本。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籌備期間,面對更具傳播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挑戰,世衛組織再度與國際奧委會開展合作。
新冠病毒大流行表明了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于體育在預防和恢復階段的重要作用,國際奧委會一直呼吁世界各國政府將體育納入其危機后支持計劃。
譚德塞和巴赫還在會晤中確認,兩個組織將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始的未來奧運會上就體育促進健康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共同應對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等新出現的問題,這些疾病往往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體育活動密切相關。世衛組織估計,每年有4100萬人死于非傳染性疾病,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71%。
加強同中方的合作
2月5日,譚德塞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會晤。
譚德塞感謝中方對世衛組織的支持,表示愿繼續同中方加強衛生領域合作,期待并相信中方將為實現全球新冠疫苗70%的接種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雙方還討論了在新冠病毒溯源方面加強合作的必要性,表示相關活動必須以科學和事實證據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