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因為預裝軟件過多,且不能卸載,上海市消保委將三星、OPPO告上法庭,成為全國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那之后,案件代理律師,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江憲沒有再經手類似公益訴訟。‘不是不愿,而是這類官司作用有限。’江憲告訴記者。
直到2022年,當得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將成立的時候,江憲興奮不已:。
激活“休眠”的公益訴訟
2014年,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新消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對于群體性消費事件,例如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條款、虛假廣告和虛假宣傳等等,消費者可以請求消協提起公益訴訟。
在法律支持下,2015年,上海市消保委將三星、OPPO手機告上法庭。原因是預裝軟件過多,且不能卸載。
“但是公益訴訟在操作層面有一個尷尬。”江憲分析,從法理上來說,公益訴訟的賠償只能用于消費者,但是實際情況是,消保委代表的是權益受損的眾多不特定消費者,這個錢到底給誰,很難去界定和落實。
江憲稱,從法律上來講,救濟的途徑應當是賠償,但是由于這一訴訟沒有明確的賠償主體,所以不能要求對方賠償,只能要求停止侵權。“任何侵權,最主要的還是對受害者的賠償。如果達不到,就是不完整的訴訟,難以對企業形成強有力的威懾。”
正是這一尷尬,使得此后國內的公益訴訟很少見。
值得關注的是,縱觀此次出臺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章程》,在業務范圍一欄,資助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公益項目和活動置于首位。業內透露,這將激活“休眠”的公益訴訟。
“也就是說,以后,公益訴訟勝訴后的賠償款,可以交給消?;饡?,這既能對企業起到威懾作用,也能將賠償繼續用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江憲說道。
打破看不見的“軟墻壁”
消費者權益保護,保護的是什么?
在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看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飛速發展,保護的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到后來,在西方國家尤其突出,企業做大了,容易產生壟斷,相對應的,保護的是消費者的選擇權。再到現在,商業模式、業態創新層出不窮,技術的發展加速信息的不對稱。這時候,消費者的知情權極易受侵害。
比如,號稱“無糖”食品,其實只是不額外添加糖,但原材料本身糖分就不少,糖尿病人如果輕信“無糖”廣告購買食用,后果會怎樣?
如,一則廣告宣稱所售為“0激素雞肉”。乍看之下,好像很健康,哪怕價格貴一些也甘愿買單。但事實上,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發現對雞生長有用的激素。最多,是注射預防生病的抗生素。這事實上,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近年來,上海市消保委除了在實驗室做對比實驗,也嘗試做不同的消費者評測。“很多產品,在標準方法下,很難看出區別,而有些行業,利益達成一致的前提下,想尋找突破,也常常碰到看不見的軟墻壁。”唐健盛透露,消保委的法律部門,有時候一個星期要研究四五個行業標準,為的只是不被“套路”。
上海市消?;饡貢L劉廣琴透露:“在權益保護上,基金會從偏重于解決個案糾紛向普惠維權轉變。”上海市消?;饡①Y助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公益項目和活動作為重點,包括消費教育引導、商品和服務比較試驗等等,為新消費場景下相關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倒逼市場主體豐富和優化消費供給。將一些看起來“不可為”的事情,變為現實,真正保護消費者權益。
建成資源型服務平臺
醫美如今是個熱門話題。但是大多想嘗試醫美的消費者,心里既憧憬也緊張。
曾經有某國際知名醫美廠商,本身從事面向企業的業務。其美容針劑產品,則通過醫美機構面對消費者。作為生產方,廠商擬推出公益項目,幫助消費者獲得真實的科普知識,無奈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礙于消保委的身份定位,明知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上海市消保委也無法對接。
基金會作為從事公益性、非營利性活動的慈善組織,可嘗試空間更大。比如,按照上海市消保委目前的設想,可以考慮依托基金會平臺,與面向企業的醫美藥品公司合作,進行市面上醫美情況相關調查,并出具非商業化專業報告向社會公布。
同時,依托基金會,集合優質社會力量,搭建面向消費者的小程序,每一位打算嘗試美容針劑的消費者“小白”,可以在小程序里,一步步找到攻略,并知道怎么鑒別真偽等。
上海市消保委主任、上海市消?;饡u理事長方惠萍稱,設立基金會,不僅僅是為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在人、財、物、智等方面的社會多元供給,為緩解長期困擾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是市消保委在組織功能上,從單純履行機構職責向更好發揮平臺作用轉變的一個標志。通過打造資源型平臺,“乘眾人之智,聚眾人之力”,不斷開拓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新境界。(據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