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志愿者熱心公益
中國網濱海高新 時間: 2009-06-19
概要:在和平區南市街福厚西里社區,73歲的王玉和是個讓大伙兒都伸大拇指稱贊的老志愿者,不僅因為他以社區為家、熱心為社區服務,還因為他10年間反復修筑社區里的兩條小路。為此,鄰居們把這兩條路稱為“玉和路”。
在和平區南市街福厚西里社區,73歲的王玉和是個讓大伙兒都伸大拇指稱贊的老志愿者,不僅因為他以社區為家、熱心為社區服務,還因為他10年間反復修筑社區里的兩條小路。為此,鄰居們把這兩條路稱為“玉和路”,其中一條路已經被相關部門正式命名,成為津城唯一以尋常百姓的名字命名的道路。
王玉和在社區修路,是從2000年開始的。那一年夏天,津城炎熱難耐,一次疾風暴雨過后,通往社區公廁的200多米長的坑洼小路嚴重積水,300多戶平房區的居民上廁所成了難題。王玉和自己家住樓房,根本不使用樓外的公廁,但鄰居們的境況成了王大爺的心病。為此,王大爺和老伴談起了自己的想法——修路。從那天起,社區里多了一個光著膀子、卷著褲管、揮锨掄鎬的老人,他這一干就是10年。
王玉和的老伴兒告訴記者:“我從一開始就支持他的決定,所以干脆跟著他一塊兒干,當起了他的后勤,每天除了給他準備好綠豆湯、白開水解暑降溫外,空閑的時間也跟著他一塊兒拾掇小路。兒女們每逢周末也來給我們幫工。如今,社區里的不少居民都成了志愿者。”
家住福厚西里社區的一位老人形象地說:“拿一袋豆子撒在我面前,我能數得過來,讓我說出王大爺做的好事,我真數不清。在王玉和眼中,社區的事情已經成了他的家務事。”記者了解到,多年來,王玉和已經把“家務事”干遍了整個社區,除了修“玉和路”外,還為全社區換電線、修燈、刷油漆、補墻皮、種花草、做展牌…… (劉超 馬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