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來自甘肅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的一名學員展示自己制作的火紅燈籠掛件。 徐雪 攝
12月18日,來自甘肅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的一名學員正全神貫注地制作手工?!⌒煅z
中新網蘭州12月18日電 (徐雪)12月18日早上,16歲的蘭州男孩小成準時來“上學”,拿起彩色的珠子認真地穿了起來,可努力了半天的成果與眼前的“紅燈籠”樣品一點也不像,坐在一旁的甘肅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小組社工任小歡便又重復著給他示范講解起來……
“正常孩子一二個小時可以完成的手工,他們可能需要兩天時間。”任小歡說,但他們很認真、很用心,也特別單純。
甘肅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發展部主任何方介紹,甘肅慧靈現在共有60多個學員,主要是患有唐氏綜合癥、自閉癥以及智力障礙的孩子和少數成人?;垤`針對每個學員不同的情況進行分組,如:慧心組、希望組、職訓組等,目的是讓他們有一個成長學習自立的過程。
從志愿者到小組社工,已經堅持了3年多的任小歡說,能真正成為這些孩子的朋友需要時間,自己用了一年多時間才聽見“博哥”開口說出“大家好”。
這位樂觀開朗的“90后”姑娘,提起學員的這些進步“滿是自豪”,她說,可能在常人看來這是些很小的事情,但對他們而言卻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就拿這些手工及繪畫作品來說吧,他們需要反復地練習,小心翼翼地做一至兩天才能完成一個小掛件或者一幅繪畫。”任小歡說,所以這些用心的作品我們會進行一些義賣,并將酬勞返還給他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付出的勞動是有回報的。
前不久,從慧靈“畢業的”小樂成為一家超市的正式員工,拿到人生第一份工資后就急忙想請慧靈的小伙伴“吃好吃的”。“他們都很善良,喜歡贊美別人,喜歡一切美的事物。”任小歡如此總結。
何方說,目前甘肅慧靈在蘭州設有4個日間服務點和3個晚間家庭照料中心,截至目前共服務了300多名智障人士、700多名家長。現在所招收的學員已基本飽和,團隊還將計劃在明年增設少數民族照料點。
“但同時場地及資金壓力也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們。”何方坦陳,每年慧靈開展的智障人士康復訓練經費70%均源自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但隨著學員日益增多,這方面的缺口也隨之加大,社工的待遇也沒有保障。
何方希望,社會能更多地包容智障人士,能盡可能地讓他們參與一些社會活動,讓他們體會到來自我們的溫暖,這樣一來也可以鼓勵他們有尊嚴、獨立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