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大學生志愿與艾滋家庭同吃住宣傳防艾
2015-01-30來源:南海網 作者:汪承賢 王洪旭 吳娟娟

他們成長于校園,活躍在社會。扎根于海南,引領著青春與激情。

在校園,新生報到時,他們免費出借軍訓服,5年來幫新生節省開支10多萬元;還組織校外三甲醫院免費為學生義診和體檢。

在校外,他們關愛星星的孩子,陪伴孤獨癥、聾啞孩子成長。為了讓人們不再談“艾”色變,他們與艾滋家庭同吃、同住、同游,以實際行動普及科學防御艾滋病的知識,以親身經歷宣傳科學防艾。

他們回收舊衣物,在寒冷的冬季為精神病患者送去溫暖。他們堅定信念“‘衣’脈相承,回收溫暖”。

他們,是一個擁有2300多名志愿者的愛心協會,于1997年出生于海南大學,如今已走過風雨18載。他們立志成為海南青年志愿服務的領頭羊,將沿著“踐行愛,奉獻愛,傳播愛”的道路不斷前行。

他們,與艾滋家庭同吃同住

消除歧視宣傳科學防艾

“這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2014年6月11日,正值暑假,6名海南大學愛心協會的志愿者,與來自島內8個艾滋家庭,開展了親子夏令營活動。

在省疾控中心專家的指導與支持下,志愿者們與艾滋家庭同吃、同住、同游,以實際行動普及科學防御艾滋病的知識,他們的愿望是:讓人們不再談“艾”色變。

海大旅游學院學生劉飛平說,經過那兩天,她對“艾滋病”有了全新的認識。

那天早上,她按約定與其中一戶艾滋家庭對接,第一次見到9歲的巧巧(化名),這是個天真的小孩,與她的父親和母親一樣,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天大把大把地服藥,隨身帶著三大瓶藥品。“在病魔的挾持下,巧巧在克制自己的舉動,自覺與別人保持距離。”劉飛平說,大家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時,她給巧巧夾菜,被婉言拒絕了;巧巧還悄悄對她說,雖然這樣接觸沒有什么,但還是注意點好。

在夏令營活動中,劉飛平牽著巧巧的手,帶她參觀海大校園,鼓勵她努力學習,她很認真地對巧巧說,“希望你能成為我的校友。”

海南大學愛心協會會長、海大信息學院的吳浪平,則成了小朋友們的“知心哥哥”。吳浪平說,他對接了一個來自東方市的艾滋家庭,這個家庭的小女孩正在上小學三年級,性格特別內向,面對陌生人,常低頭沉默著。為此,吳浪平用最溫和的聲音,和這個小女孩聊最輕松的話題,比如“你最想去哪里玩啊?你最喜歡吃什么啊?”慢慢地,小女孩臉上露出了笑容。夏令營活動結束時,她依依不舍地和哥哥揮手告別,希望吳浪平經常打電話給她。

吳浪平表示,組織此次夏令營活動,主要是想建立志愿者與艾滋家庭長期溝通交流的關系,幫助艾滋家庭改良心態,積極面對生活,同時消除社會對艾滋病的歧視,以親身經歷宣傳科學防艾。

他們,陪伴孤獨癥孩子成長

關愛鄉村留守兒童下鄉支教

“星星的孩子,你們不會孤單。”從2010年起,每周四下午,海南大學愛心協會都會組織12名志愿者到天翼特殊教育培訓中心,幫助孤獨癥孩子做康復訓練。“協助老師做一些康復訓練,幫助學生學會與別人交流。”吳浪平說,當老師上課時,我們就陪在孩子身邊,和他(她)一起學習;這一活動很枯燥,盡管你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要怎么做,但孩子都有可能不理睬你,或者很快就忘記。吳浪平說,自己去了幾次后,就有點退縮了,因為很累;但他無意間在特教中心的墻上,看到一個孤獨癥孩子母親的留言:“我的小孩患上這種病,我不怨什么人,不期盼小孩能康復,但希望社會不要歧視他們,他們只是不愛說話。”為此,吳浪平決定堅持做下去。

效仿天翼的陪伴模式,2013年他們又聯系了海口市美蘭區金色兒童智障(孤獨癥)康復訓練中心,建立又一服務基地,每周二下午進行定點活動。每次活動,志愿者可能不同,但都會有30至40人參加。

有一個前幾屆志愿者陪伴過的孤獨癥孩子,現在已21歲,他康復得很好,愿意跟人交流了,現在也經常參加志愿活動。“經過我們的呵護和陪伴,希望哪一天,又多一個像他這樣的孩子。”

吳浪平說,他們還關愛鄉村留守兒童,已經連續7年暑假到儋州市峨蔓鎮筆架小學支教,那里走出的孩子,有的已經上大學。

目前,筆架小學共有250多名學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女,他們的父母要么在外地打工,要么就是外地到當地的農民工子女。該所學校走出去的中學生、大學生,每年也會回到該小學,參與支教,這就是反哺故鄉。

“協會還發動愛心企業向筆架小學捐贈衣物、課桌、投影儀和圖書等。”據海南大學愛心協會前任會長介紹,協會積極聯系愛心人士募捐、組織材化學院化工班每人每月節省1元,圓筆架學生讀書夢。

他們,回收并出借軍訓服

5年為新生節省開支10多萬元

“大一剛來報到時,學長就給我發傳單,說可以免費借軍訓服不用買,并在宣傳單上寫了借服裝的地點和時間。”該協會社區服務部部長李婭說,這看似是一個很細小的事,但對于新生來說,可以節省這部分開銷。軍訓服都是一樣的,軍訓過后很多學生可能不會再穿,放著也是放著,那不如洗干凈了捐出來,出借給新來的學弟學妹們穿。

回收和出借軍訓服,至今已5年。2014年秋季學期軍訓后,該協會回收了1000多件軍訓服,庫存數量不斷增加。吳浪平說,“一開始很少,但隨著受益的學生越來越多,很多學生買了軍訓服,知道協會回收后,軍訓后就把衣服捐了過來。新買一套軍訓服要100多元,我們5年來為新生節省開支10多萬元。”他們要求學生們衣服捐贈前先洗干凈,志愿者將按照男女型號、大小等分類存放,在出借前幾天,統一在太陽底下晾曬殺菌。“只要學校允許,我們都會繼續做下去。”

“衣”脈相承,回收的是溫暖。這是海南大學愛心學會回收舊衣服的宗旨,2011年,該協會志愿者從海南省博得精神病院得知,寒冷的冬季,那里的精神病患者缺少御寒衣服,于是他們就在學校里開展舊衣服定點回收,并舉辦多次捐衣活動,衣服收集統一交給醫院,有醫院進行消毒。4年來,他們共籌集50000多件衣物,及時解決了該院冬季衣物緊張的問題。

現任協會會長吳浪平表示,經過海南大學指導老師和學生團隊的18年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他們是在奉獻愛心,回收溫暖。

相關新聞

陳起賢事跡

搬上瓊劇舞臺今晚在海口人大會堂演出

1月29日上午9點多,海口瓊劇團演員們在人大會堂忙著彩排。歷經半年多的精心創作,現編現代瓊劇“閃亮師魂”將在1月30日晚在海口人大會堂演出,故事以純粹師者陳起賢事跡為主核心,演出分六個場次,以勸人學習、認干女兒、廚房揭秘等為內容,展現陳起賢為了教育樂于奉獻的精神。

據悉,陳起賢,這位88歲老人,在退休后的近30年時間里,累計捐資助學達38萬元,累計資助180多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而他的生活十分儉樸,雖然每月領到的工資有近2000元,但他給自己定下的生活費標準僅為每月50元,兩根胡蘿卜熬粥經常就是他一天的飯菜。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