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66歲的印尼僑胞林婉香帶著87歲的媽媽李蘭英,深情地回到眷念的故土——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仙都鎮,專程到已故宗親林文圖先生的墓前祭掃,還前往南海中學和華僑醫院,分別看望學校師生及醫護人員。
“林文圖先生是我爺爺的大哥,15歲時遠渡重洋到印尼,雖身居海外但掛念家鄉,他認為家鄉要有一所好的學校和醫院,就決心把在國外掙的錢全部用于家鄉建設。”林婉香回憶說。
這就是1958年,印尼僑胞林文圖創辦南海中學,林德昌等人創建仙都華僑醫院。
愛國僑胞林文圖創建南海中學
林婉香拿著一疊材料說,林文圖于1888年出生仙都鎮招山村,他經歷了艱苦的創業,終于在商海中事業有成。林文圖十分愛國,他支持抗日,為新中國解放捐資捐物。
因為思鄉愛鄉,1957年,年已七旬的林文圖毅然離開親屬,懷著濃厚的桑梓情懷,只身回國定居于漳州市華僑新村。
第二年,他回到家鄉,得知仙都還沒有一所中學,當時到縣城還沒公路,學子要跋山涉水到四五十公里外的縣城上中學,十分不便,他決意創辦中學。
在南海中學的校史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讓人感受到學校的創辦與變遷。
“華僑對學校的建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海中學黨支部書記蔣明清說。
當時林文圖捐資辦學的意向得到政府的贊許,他們就擇校址、定校名。縣領導提出以“文圖中學”為校名,林文圖則認為要辦好一所學校,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發動其他僑胞來共同辦學,才能把學校辦得更完善,他提出以“南海中學”為校名,寓意為南洋海外華僑創建的中學。
林文圖首先捐獻人民幣7萬元作為建校經費,1958年3月13日,南海中學破土動工。
林文圖義舉感動鄉親,因挑石頭人力不夠,招坑村唐必華、唐文燒等十幾戶村民義務地為學校捐獻石頭。
“當年8月,南海中學建成校舍面積3964平方米,開始招生教學。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漳州市第二所僑辦中學。”林婉香說。
1958年至1966年,林文圖給南海中學捐資計25.4萬元,還資助建設華安華僑醫院和漳州僑聯辦公樓,捐款給漳州華僑中學和華僑小學添置教學設備,還贈送一批較為先進的醫療器械給龍溪專區醫院。1965年由其女婿曾國靖從他存款銀行中取出4.5萬元,修建招山石拱橋。
由于他對家鄉公益事業貢獻特別大,曾被選為漳州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和漳州市僑聯第五屆副主席,并多次受到龍溪專員公署、華安縣政府的表彰。
1960年7月20日,林文圖病逝。1995年11月,他的遺骨從薌城城郊遷回家鄉,建墓于招山山尾林山麓。
蔣明清說:“這個墓就成為愛國愛鄉教育的一個德育基地,學校今年和往年一樣,組織師生為其祭掃陵墓,緬懷他的事跡,感念他的恩德。”
林德昌帶頭捐資創辦華僑醫院
僑人僑心同歸鄉。同樣在1958年,印尼僑親林德昌、林開松、林同秀、劉致雨、林顯景捐資5萬元,在仙都洋坑尾創建漳州市第二所華僑醫院——仙都華僑醫院。
院長陳火華說,當時興建門診樓和病房各一座,屬于土木結構兩層樓房,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1959年建成并開診。
1960年~1966年,林德昌等僑親贈送進口救護車、萬能手術床等一批醫療設備,林德昌、林文圖、劉致雨共捐6萬余元,用于擴建華僑醫院病房,面積1150平方米。此后,黃文生、林金聲合捐港幣5萬元添置醫療設備,林木根贈送手搖車一架。
醫院工作人員黃育智說,在廣大僑胞的支持和捐助下,華僑醫院的建設和醫療水平得到良好的發展,很多周邊鄉鎮患者群眾都慕名前來就診就醫。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5年建院40多年來,共診治患者50多萬人次,住院治療達3萬多人次。
僑胞后代接力家鄉公益事業建設
“南洋錢,唐山福”這句話長期以來一直在海外流傳著。跨越世紀,割不斷遠隔千山萬水的海峽鄉情,中學和僑院均得到了許多背井離鄉的印尼僑胞的持續接力,他們在海外艱苦打拼,省吃儉用,心系家鄉,慷慨無私捐資捐物,續寫了一個個熱心公益事業的感人故事。
“1999年,我首次回到仙都,是跟宗親林英年回來的。”林婉香說,“當時在僑院看到產床只有一盞燈,我心里大哭一聲,為什么老前輩創建的醫院還是這么落后。后來知道醫院也很無奈,因為沒資金。”
此后,林婉香多方奔走,跟林文圖的后裔、宗親多次溝通。1999年林文圖的兒媳陳忠娘捐資6萬元、女兒林枝娘捐資1萬元,建設婦產科病房和添置一批醫療設備。
2005年10月1日,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華僑醫院門診大樓舉行落成典禮,大樓建筑面積1520平方米 ,總投資130萬元。
在僑院的捐資芳名錄上,筆者看到從建院至今有40多名僑胞為此慷慨捐資百余萬元,其中林英年、林英賢、湯月里分別率子女共捐資79萬元,林婉香捐資7.0688萬元。
僑胞不僅幫助僑院,而且支持南海中學。蔣明清說,2013年,學校編了《興學丹心映南海》地方課程校本教材,反映南海中學海外華僑捐資辦學歷程。
上世紀80年代以后,仙都華僑興起了創立學校獎學金的熱潮,其中1991年1月登記成立的仙都人才開發基金會,林金聲發動海外僑胞62人捐資美金8.15萬元,如今基金會仍在運作、獎學。
1986年,福建省政府授予南海中學董事會華僑捐資辦學銀質獎章、“樂育英才”等榮譽。同時,多次授予林金聲“熱心興學樂育英才”金質獎章。1999年,福建省政府授予詹聯對“熱心興學樂育英才”金質獎章。
南海中學創辦后得到林金聲、黃文生、曾國靖、蔣永忠、林婉香、林德昌、林津玲、趙澤森等50多位僑親的熱心鼎力支持,僑親為學校捐資捐物至今已逾100多萬元。
“華僑醫院、南海中學就像僑胞的家,從1999年至今,每年清明節我都回鄉一趟,到林文圖的墓前祭掃追思。每次會到醫院、學校走走看看。”林婉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