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9日訊(通訊員 王張斌)湖州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展現信息新文化,建設互聯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為迎合“互聯網+”這一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來到嘉興和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進行學習交流,受到了公司領導的熱情接待。
本次下基層走訪通信行業企業旨在學習互聯技術,加強企業交流,為實踐團隊服務新農村、建設新農村提供堅實基礎。眾所周知,農業的發展是實現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那么在這過程中,當代大學生掌握知識和先進技術,可以為農村建設帶去先進的生產力,增加農業的后續效益。
實踐團隊成員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用工需求,拓展知識面,觀摩生產經營活動,與領導及員工進行面對面地交流,了解當地互聯在農村中的布局及維護工作。主要涉及基站整體構造,單管塔和“燦鴻”臺風過境時公司是如何保障社區及農村設備信號。
一、 初步了解基站整體構造。
企業領導介紹,基站主要有西門子,華為,阿爾卡特等。BBS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BSC,即為基站控制器。第二部分是BTS,即為基站主設備。其中,高頻開關電源尤為重要,通俗的來講其實就是一種把交流轉化為直流的設備,而這個傳輸設備一旦出現問題,那么整個基站供電就會出問題。通過介紹,實踐團隊成員充分了解到基礎設備對于整個系統的重要性,服務他人的同時更好的提升自己。
二、前往一線參觀單管塔
走出企業,走到工作人員的一線區,企業領導通過實物描述日常工作人員是如何在塔上進行維護,并且單管塔是如何發射信號。一方面,高端的技術層面讓實踐團隊隊員紛紛感慨此次活動受益匪淺,另一方面,這也使平日只知使用而不懂原理的大學生對互聯設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三、企業面對自然災害應急能力
“燦鴻”臺風來襲前,企業針對社區及農村做足應急工作,購置發電設備及各種應急用品,在確保人生安全的同時,更好的提高應急預案工作,保障在特殊時期不管在社區還是農村,企業還是政府,都能夠正常使用通信設備。從另一層面來看,基層人員的風雨無阻才使通信暢通無阻。
實踐團隊著重于服務社會,在幫助他人同時,認真夯實專業基礎,勤練專業技能,學習更多專業知識,以便日后更好開展公益性活動,更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湖州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展現信息新文化,建設互聯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王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