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唐仲英基金會長三角指導老師朱勤老師與復旦大學學工部仁己社負責老師前期詳細考察與細致溝通,2015年7月15日清晨,在朱老師的帶領下,由復旦大學仁己社,蘇州大學愛心學社,上海交通大學晨曦社聯合舉辦的安徽固鎮三中夏令營開啟征程。
帶著著夢想的種子知識的錦囊,40余名三校愛心社同學團結一心,明確分工,周密籌劃,為課程做足了準備。此次安徽之行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支教,我們將目光由傳統的課本知識教育模式轉為課本以外的知識和素質拓展,為教育資源相對落后的縣城初中生帶來課本之外的醫學、人文、情商、理財和理工這五大模塊的基礎課程,18門興趣課程以及禁煙活動感恩課堂等大型講座活動,旨在教育他們學習不應止于書本知識,開闊的視野,良好的道德修養和一顆奉獻社會的愛心才能賦予人生真正的意義。
備課——激情滿滿伴我同行
7月16日,會師固鎮的三校隊員們很快便進入狀態,開始為夏令營做最后的準備和研討。為了保證課程具有充足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孩子們快樂地學到知識和技能,隊員們認真地討論課程,輪番上陣進行試講,臺下試聽的隊員們積極鼓勵的同時也不忘提出懇切的建議。
開營——唐愛鄉恩放飛夢想
7月17日上午9:00,伴隨一曲的“愛的一家人”,期待已久的固鎮三中夏令營正式開幕,唐仲英基金會長三角地區指導老師朱勤老師,固鎮縣教育局科長王利,固鎮三中校長嚴界鵬,40余名大學生和近200名中學生參加了開營儀式。在這里朱老師不僅一次提到了感恩二字,固鎮是她的第二故鄉,是她多年知青生活的牽掛與懷念。歸去來兮,這一次歸來的不僅是她,還有我們四十余名大學生,將用我們的行動,為這里的孩子們帶去夢想,同時也實現她回饋家鄉的夢想。
禁煙——深思奇辯共創無煙
貧窮的縣城,落后的農村,煙民的年齡在逐年下降,數量卻逐年增多。為了避免孩子們受到煙草的侵襲,端正他們對于煙草的態度,17日下午,由仁己社龍華團隊的隊員們首先開展了“大手牽小手,承諾不吸煙”禁煙活動,內容包括煙草危害知識宣講,知識競賽和主題辯論。孩子們個個認真積極,動用他們聰明的小腦瓜和剛剛學到的知識過五關斬六將,在知識競賽中一展風采。接下來的辯論比賽更是激烈,一番唇槍舌戰后,每個人都加深了對吸煙控煙的理解,在承諾不吸煙的同時也學會關心起家人的健康。不僅如此,禁煙主題系列活動還貫穿了孩子們的整個夏令營,諸如給家長的一封信,禁煙標語創作與展示,禁煙主題板報評比等等。這些活動讓中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討煙草危害,再到積極向父母宣傳禁煙,循序漸進的過程加深了中學生對煙草危害的認
開課——繽紛課程演繹精彩
每個上午孩子們都學習有趣的模塊課程,下午則根據自己的興趣體驗不同的興趣課程。中午每個班級會開展不同的活動,排練節目,做游戲,成語競賽,小老師和同學們的師生情也在一天天的相伴中持續升溫。
必修模塊課程,分為人文,理工,醫學,情商,理財,五大模塊,各專業的大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提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主動思考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糾正錯誤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和待人處世之道。
下午的特色課程由孩子們則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選擇。18門課程特色課程,包括體育運動,急救知識,魔術表演,演講口才,變廢為寶等,每一門課程在保證趣味性的同時更注重時效性,孩子們在體驗的同時真正參與進去,完成一個魔術,一支舞蹈,一套拳術,一場演講或辯論,為一個未曾見過的世界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感恩——精彩記憶愛在你我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21日下午,朱勤老師親自主講了以感恩為主題的朱媽媽大課堂,講座中她回顧過往在固鎮的青春歲月,表達了對家鄉的感恩之情。而今她懷揣一顆感恩之心帶領大學生回鄉,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知識和希望,也正是對這個給予她力量的第二故鄉的感恩之踐行。她通過生動的事例讓孩子們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人和事,讓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的箴言鐫刻在每個孩子心中。獲益匪淺的孩子們也有感而發,紛紛舉手上臺發言,表達對感恩的理解和領悟。同樣坐在臺下的我們亦感動于朱老師的款款真情,字字肺腑。回想這些天朱老師的奔波與辛勞,學校領導和后勤人員的操勞與努力,孩子們的熱情與配合,伙伴們的幫助與支持,心中的感恩之花頃刻間奪目綻放,我們知道我們所應該做的是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勤勤懇懇的工作來表達這份對于學校,朱老師和孩子們的感恩。
閉營——珍存期待淚話惜別
最后一天,灰蒙天空中纏綿著離愁別緒,幾度凝望,幾度低沉,默契的我們依舊嘗試著微笑著給彼此留下最美的回憶。7月23日下午,不舍的癡纏沒有阻擋離別的步伐,依舊是一首更加動情的“愛的一家人”開啟了夏令營的閉營儀式。閉營儀式中,中學生代表一直在表達對朱老師,對40名小老師德辛勤努力和付出的感謝,朱老師也領著孩子們一起說:“我們是愛的一家人”隨后固鎮三中嚴校長給予了本次夏令營肯定,并激動地提出了三點希望——希望我們明年再來,希望我們能帶領優秀營員體驗大學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發言結束,便輪到各班的孩子展示編排已久的節目,大學生們和學校領導老師也紛紛一展身手,所有人都這樣認真努力,全場不時地充斥著熱烈的掌聲。尤其是孩子們,站在舞臺上望著相處七天的小老師們,唱出他們心中所有的不舍和希望。與此同時蚌埠市電視臺也派遣記者前來采訪,對本次夏令營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支持和感謝。
臨別之際,揮手告別,孩子們都忍不住落下了淚水,紅著眼和哥哥姐姐要簽名和擁抱。離別的傷感暗淡了整個天空,走出班級和校園每個孩子都向大家揮手大喊著朱老師再見,哥哥姐姐再見。
結語
一路收獲。我們帶領孩子們暢游知識的海洋,體會學習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將愛心的種子,夢想的種子種植在每個孩子心中。他們收獲了知識,溫暖與真摯的感情,而我們也在收獲了青春的純凈與真誠。那些清亮的眼神,那些甜蜜的微笑深深的烙刻在我們的心里,和著歲月的微風輕浮著記憶的每一個角落。那些認真的雙眸好奇的目光,讓我們想要用心挖掘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重新思考支教的意義。單一死板的書本知識和難解的題目不是孩子們心之所向,也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他們眼中,我們感受到的更是一種對外面新鮮事物的渴望,發展興趣愛好的自由。教育的真諦在于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思想,教育他們做一個怎樣有知識有道德有視野的人。而我們大學生這應該用自己的專業,學習和生活經驗去感染他們,走進他們,給予他們學習的能力和道德的思考。
一路感動。唐氏基金會的凝聚力讓我們相遇相知,從陌生到熟悉,從羞澀到團結,每個人的眼中不再是某個學校某個社團,而是溫暖有愛的大家庭。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認真的體悟:朱老師的不辭辛勞與奔波勞苦,學校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無微不至,隊友們的團結配合,愛心人士的善良溫暖讓我們感動。我們也原將這感動的淚水化為愛的力量一路撒播,帶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路成長。作為復旦,交大,蘇大首次聯合舉辦的活動,結合了三校各自專長,我們展開創新合作,在朱老師的指導幫助和三校的小伙伴的團結協作下取得了成功。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也有荊棘和坎坷,第一次的嘗試也面臨著問題和不足。曾經也因陌生羞澀,溝通不良有過錯誤,卻也在過失中學會理解,包容和溝通。每晚的例會討論大家在思考中汲取經驗,在思維的碰撞與智慧的熔爐中得到互補。再大的困難,便也在關愛、團結與智慧的籠罩下,迎刃而解。
時光柔軟,歲月清純,我們為了相遇而倍感珍惜,也因為離別而熱淚盈眶。這個盛夏,我們一路收獲,感動, 成長。期待明年的七月,我們相會于此,同這里孩子也同我們彼此繼續我們未完的——愛的故事。
唐氏愛心社固鎮支教小分隊—— 復旦大學仁己社
蘇州大學愛心學社
上海交通大學晨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