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金安社區先行先試 做志愿服務排頭兵
2016-03-10來源:廈門日報

   金安社區獲評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模式在全省推廣

  2800多名黨員到各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為廣大居民辦實事解難題

  

昨日,《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宣講會走進湖里金安社區,現場氣氛熱烈。

  

陶克(左二)與社區志愿者親切互動。

  

▲大學生志愿者走進民辦校與外來娃交流。

  20萬人

  湖里區志愿者人數目前達到20萬人,他們已經成為湖里區建設文明城區的主力軍。

  2453人

  作為全市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金安社區探索出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志愿服務,組建起一支由2453名群眾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金安模式”目前在全市、全省推廣。

  2800多人

  湖里區通過領導率先示范,組織引導90個區直機關、區屬企事業單位的2800多名黨員到指定社區開展志愿服務。他們廣泛開展“征集美麗心愿,黨員助您來圓”活動。目前,在職黨員已經認領了1324個“美麗微心愿”,涉及物資救助、精神慰藉、結對幫扶等方面。

  4000多人

  湖里區組織500多名大學生支教志愿者走進轄內霞光、文心、星光等多所民辦學校,讓4000多名湖里的外來娃享受到大學生“老師”的優質教學服務。

  本版文/

  本報記者 郭筱淳

  通訊員 文辦

  本版圖/

  本報記者 王火炎

  愿者風采

  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湖里區也是廈門志愿者的“發祥地”,先行先試開展志愿服務。2005年,湖里成立了廈門第一個街道社區志愿者協會;2008年,全國首次志愿者工作會議在湖里召開,而在全國志愿服務工作表彰會上,湖里區一口氣捧回了17塊獎牌,成為全國志愿服務工作奪金牌最多的先進縣市區。今年,湖里區又獲得一項重量級志愿服務大獎——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花落金山街道金安社區。

  聆聽、掌聲、熱淚。昨日,走進湖里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廣場,撲面而來的是陣陣暖流,近千名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一場特別的社區書院雷鋒精神宣講會在這里舉行。

  在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湖里區文明辦創新活動方式,特別邀請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雷鋒》雜志社總編陶克,帶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宣講會。陶克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故事充分展示了雷鋒精神的魅力以及志愿服務的內涵,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思想啟迪。

  【熱潮】

  聆聽雷鋒精神 居民感動落淚

  如何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如何讓志愿服務永續?我們只有走近真實的雷鋒,才能理解雷鋒精神的真諦。

  陶克深入研究雷鋒精神10余年,采訪了上百名和雷鋒共同生活、學習的親屬和戰友,收集了大量宣傳雷鋒的歷史資料,曾兩次榮獲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歷時2個多小時的宣講會上,他從苦難雷鋒、快樂雷鋒、青春雷鋒、先鋒雷鋒、永生雷鋒等方面多角度解讀了雷鋒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陶克用樸實的語言還原了雷鋒悲苦的身世,講述了雷鋒深受舊社會黑暗勢力壓迫的遭遇,以及黨和國家如何拯救其于水火之中的故事。這也成為雷鋒為何在新中國成立后要忠誠報答黨和國家的源頭。陽光、開朗、聰慧的雷鋒懷著一腔熱情,克服種種困難走進軍營。短短兩年時間,他成為各項標兵,盡自己所有的力量去默默幫助他人。雷鋒的人生只有短暫的22個春秋,卻塑造了光輝的榜樣,留下了值得永遠珍藏的財富。陶克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當時的錄像、照片,雷鋒領導、戰友的回憶,以及雷鋒日記本中真真切切的字句,再現那個青春、親切、充滿正能量的飽滿形象。

  “過去我們多數是講雷鋒高大的一面,卻忽略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一面。雷鋒也有缺點、有苦惱。”在陶克的演講中,雷鋒更加真實可信,更加可親可愛。陶克說,雷鋒年紀輕輕,思考問題卻十分深刻,提出的“感恩論”、“方向盤論”、“螺絲釘論”、“釘子論”、“傻子論”等,正是當今社會需要補充的營養。

  “我們是聽著雷鋒故事,聽著雷鋒之歌長大的,雷鋒是我們共同的道德信仰。”聆聽了雷鋒精神宣講會,今年65歲的喻福元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數度流下熱淚。金安社區居民孫秀明是一名“80后”,她同樣被雷鋒的事跡深深感動著,她說:“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榜樣!”

  宣講會后,陶克還與居民親切互動,為社區送上《雷鋒》雜志與書籍。而《雷鋒》雜志社顧問、軍旅書法家朱劍平為社區送上了“家和萬事興”的書法題字。接下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宣講會還將持續走進湖里區各個街道,掀起一波波學習雷鋒好榜樣的熱潮。

  【點贊】

  獲評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就在前幾天,湖里金安社區獲評“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的消息傳遍鷺島,令人為之振奮。作為全市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金安社區探索出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志愿服務,組建起一支由2453名群眾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成為美麗廈門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都說推進志愿服務工作難,原因是難以長效,難以規范。但是在金安社區,隨時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們或清潔小區,或維護秩序,或開班授課,井然有序。從2013年起,湖里區文明辦在金安社區率先開展志愿服務試點,經過近一年的反復打磨,總結出志愿服務八項制度、八步流程,進一步規范了志愿者登記、需求對接、服務評價和嘉許回饋等, 用制度化確保志愿服務的常態化。

  那么,如何使志愿服務做到“群眾所需,服務所有?”金安社區又率先探索出志愿服務專業化制度流程,歸納起來就是用“查、篩、分、建、培、用、評”。運用這“七字法”,社區建立起服務人才資源庫,實現了居民按需求進行“點單式”預約服務,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志愿服務“眾口難調”的難題,使志愿服務邁向了更高的層次。

  今年以來,社區志愿者服務再一次升級,向服務精準化建設的目標邁進。簡單而言,就是使志愿服務“面對面”的服務模式變成“定人”、“定點”、“定項”的三定服務。在全面摸查社區志愿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一對一”的志愿服務,受到群眾的熱情點贊。

  2014年以來,省、市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先后在金安社區召開,金安社區志愿者服務各項成果作為重點經驗在會上交流推廣,中央文明辦和省文明辦更將“金安模式”納入國檢、省檢的主要測評項目,可以說金安社區已成為全國志愿者服務標桿社區。

  黨員志愿者

  扎根社區為民服務

  湖里區龐大志愿者隊伍當中,黨員志愿者是先鋒、更是旗幟,發揮著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成為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直以來,湖里區深入開展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12371工程”,構建了黨組織與黨員“雙報到、雙服務、雙考核”的管理機制,形成了黨員“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生動格局,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了一批實事、難事,備受好評。在這個過程中,湖里區通過領導率先示范,組織引導90個區直機關、區屬企事業單位的2800多名黨員,全部到指定社區報到,并開展志愿服務。他們廣泛開展“征集美麗心愿,黨員助您來圓”活動,努力做到黨員服務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有這樣一個故事令人溫暖,和通社區年僅10歲的小鴻杰與年過八旬且身患腸癌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湖里街道在職黨員鄧美雄不僅第一時間認領了小鴻杰“想要一臺學習機”的心愿,而且每逢節假日還會去看望他。

  更多的志愿者扎根社區,成為社區志愿者隊伍的帶頭人。以金安社區為例,現有黨員135名,85%為社區志愿者;14支志愿者服務隊中,其中黨員為骨干帶頭人的有8支,另有2名隊長為入黨積極分子。社區黨總支以“身邊的黨員”主題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特長和區域化黨建資源,打造“秀丹法官服務點”等特色服務,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形成了群眾廣泛參與的“金哥安妹斗陣行”志愿服務品牌。

  令人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黨員志愿者零距離服務居民。2月24日晚上,金尚社區黨員汪海豐認領的第二期“智慧媽媽課堂”如期舉行。社區40多名孕婦一起學習孕期營養的黃金搭配法。“黨員‘反哺’社區治理模式,發揚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拓展了社區治理服務團隊圈。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提高了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湖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支教志愿者

  關愛民辦校外來娃

  他們是“小老師”,為外來娃插上夢想的翅膀;他們是文化傳播者,走進社區為居民獻上文藝表演;他們是美麗締造者,為小區變美出謀劃策……他們是來自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志愿者。

  近年來,湖里區開啟志愿者服務合作新模式,與華僑大學等大學牽手共建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率先全市開展大學生支教民辦校志愿活動。短短幾年內,大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走進社區、民辦校,開展了創意環保、藝術展演、愛心支教、關愛歸僑、手繪宣傳等志愿服務。

  其中,大學生們結對民辦學校支教外來娃志愿服務已成為湖里最溫暖的志愿品牌,他們針對各民辦校的薄弱環節、學生興趣愛好等,定期開展英語、美術、書法等課程,深受學生歡迎。

  如今,大學生志愿者為湖里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新鮮力量。他們推動了志愿服務組織和管理的完善,促進建立了一整套規范化運作機制;他們拓展了志愿服務范圍,改變了以往志愿服務項目相對單一的狀況,社會大眾對志愿服務的認可程度與參與程度大大提高。

  【志愿隊伍點擊】

  十大志愿者服務品牌

  豐富志愿精神內涵

  

湖里興隆社區臺胞志愿者為居民義診。

  有人說,志愿者是城市最美的名片,志愿服務品牌則是城市最耀眼的底色。經過多年的孕育與發展,湖里區創新探索出興隆社區臺胞志愿者、禾盛社區外籍志愿者、怡景社區企業志愿者、金尚社區久久愛心等十大志愿服務品牌,不斷豐富著志愿精神內涵。

  臺胞志愿者服務隊

  文明使者匯聚兩岸愛心

  作為廈門唯一的對臺服務示范社區,興隆社區活躍著多支臺胞志愿服務隊,這些志愿服務隊生動詮釋了“兩岸一家親”。“馬路天使”志愿服務小分隊是孩子們安全的“保護神 ”;綠色環保小分隊是倡導環保的使者,他們經常走上街頭,向居民普及綠色環保知識;在“健康彩虹”小分隊,臺馨門診部的醫護人員是主力軍,他們定期為居民義診,給予健康保健指導,受益群眾上萬人。

  外籍志愿者服務隊

  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使者

  隨著湖里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外國友人也成為該區志愿者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禾盛社區就有這樣一支外籍志愿者團隊,他們是國際文化交流的使者。來自尼日利亞的索菲亞熱心公益,主動擔任社區冬令營的英語老師,最受孩子們的歡迎;開放融合的社區環境吸引著外籍志愿者的加入,來自美國華盛頓的著名鋼琴家湯普森專門為社區居民免費開辦專場音樂會,用優美的琴聲、高雅的藝術搭建起文化的橋梁、情感的紐帶。

  企業志愿服務隊

  積極融入社區治理創新

  社區企業志愿者隊伍是建設美麗廈門的生力軍。在怡景社區,一支支由企業自發組建的志愿者隊伍積極融入社區治理創新中,他們組建“一幫一結對子”助老服務隊,從關愛老人的起居生活做起,定期上門服務。他們還關注社區孩子們的成長,利用休息時間,為學齡兒童提供免費的課外輔導,資助貧困大學生。而禾緣社區擁有一支由32位企業家組建起來的特色志愿者服務隊,他們不忘感恩社會,抱團開展慈善行動,傳播正能量。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湖里,一支名為“久久愛心”的志愿服務隊已從社區走向了全市。從一個人一把剪刀,發展成一支專業化、服務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隊;從不定時的被動服務發展到今日的常態化主動服務,這支志愿服務隊上演著一段段“心手相連,傳遞溫暖”的動人故事。他們所推出的“溫暖星期三”服務項目,吸引上百個愛心店家參與,全市上萬名老人受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