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暑期大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保護傳統技藝不流失,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近日,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赴淮陽羲泥文化國情社情觀察團前往周口市淮陽縣,本著“傳承陵狗手藝 弘揚伏羲文化”的理念,對伏羲與泥泥狗文化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
觀太昊陵 祭伏羲魂
抵達目的地后,羲泥小分隊依次參觀太昊陵的各個殿堂。走過道儀門、先天門,團隊到達太極門廣場。統天殿內供有伏羲像,殿前香火繚繞,殿內伏羲像莊重威嚴。隊員們紛紛取香點燃,朝著人文始祖伏羲像虔誠跪拜。隨后,團隊到達紫禁城,內有伏羲巨型陵墓,陵墓上圓下方,體現“天圓地方”的古老思想。在伏羲墓前,一位信徒正虔誠地祭拜伏羲墓,上香、跪拜、把沒燒完的香紙點燃,保持墓前的煙霧繚繞。
觀家庭式小作坊 析陵狗市場情況
實踐第二天,經過團隊的努力,最終尋訪到淮陽縣泥泥狗協會主席任國倫老先生的家。隊員們了解到,目前淮陽縣能制作泥泥狗只有為數不多的家庭式小作坊和一家合作社。而家庭式小作坊都是趕在二月會之前制出一批較好賣的泥泥狗,像老先生家常做泥泥狗的則是寥寥無幾。對于泥泥狗的市場銷售狀況,老先生說,除了二月會上的售賣,平時也會有藝術家和外國友人慕名前來購買收藏。但是,現代社會發展太快,人們沒有定力潛下心來真正專注于制作泥泥狗,所以泥泥狗市場整體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觀金輝泥泥狗合作社 冀泥泥狗文化觀光園
為更進一步了解泥泥狗,羲泥小分隊來到了淮陽縣金輝泥泥狗合作社。泥泥狗協會會長任國和老先生熱情地接待了羲泥小分隊。合作社里,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制作泥泥狗。在合作社的偏院里,陳列著形態各異的泥泥狗,它們與隊員們昨天見到的泥泥狗不盡相同。對于泥泥狗的繼承問題,老先生談到他的泥泥狗產業文化觀光園設想。建幾間草屋,開辟幾個展廳,將錘泥、捏制、晾曬、打孔、上底色、點畫、上光這些步驟展現出來,讓人們參與其中,感受伏羲文化魅力。
提高游客認知度 增強文化影響力
淮陽旅游景點建設比較完善,旅游業的發展前景比較廣闊。在人民公園,隨處可見各種造型古樸,形似泥泥狗的石墩。此外,公園里還矗立著一堵百家姓墻,與太昊陵內的萬姓同根樹相呼應。隊員們隨機訪問了數位在公園游玩的游覽者,發現當地人對太昊陵與泥泥狗有大體的了解,而外地人對泥泥狗的了解則不是很多。這說明,泥泥狗的宣傳力度還不夠。旅游景點帶來了外地人,而泥泥狗要靠自身的文化魅力與建設吸引人們了解它,這就需要建設有類似于泥泥狗產業文化觀光園的展示園來打開門路。
為期四天的淮陽羲泥文化觀察之旅使羲泥小分隊了解了泥泥狗的制作過程與細節,理解了泥泥狗的文化內涵,了解了伏羲文化魅力。同時,隊員們明白了傳承文化要靠大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有利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使泥泥狗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文化傳承需要宣傳,團隊希望政府能加大幫扶力度,積極宣傳優秀羲泥文化,普及羲泥文化知識。作為當代大學生,團隊也應為羲泥文化的傳承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