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交車’變成‘急救車’是我們的目標,您作為公交局長應該考慮一下”,隊長的一席話為我們爭取了40分鐘的宣教時間。7月13號晚,我們準備充分,自信滿滿,在趕往五華縣公交總局的路上歡聲笑語,就好似提前慶祝活動的圓滿結束。但是,爭執就源于這個活動。
當晚司機們陸續入座后,準備充分的主講人自信的介紹了隊伍,隨后大快朵頤,一句句良言佳語回繞大廳,臺下的我們也受益良多。但是十分鐘不到,在認真聽講的司機如鳳毛麟角,更多的人做低頭族,坐姿混亂不堪,表情冷漠恐怖。講完時,本想通過實際操作來活躍氛圍,隊員們拿著三角巾、骨折板盛情邀請“要不要試一下?”得到的回應更多是不屑一顧,僅有少數的人愿意嘗試一下,甚至有司機嘻哈調侃。司機的不配合與戲言讓我們一隊人甚是為難,處于志愿本能我們沒有放棄,可是,司機們紛紛提早離場,活動由此被迫結束。
從各種新聞可知,道路上很容易發生意外,也許某個老人不小心摔了,或者突然低血糖暈倒,又或者心臟驟停,如果及時處理,是很能夠挽救一個生命的。公交司機穿梭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如果他們熟悉急救操作,小至公車內外,大至整個城市,就相當于得到了急救大樹的庇護,由此公交司機急救培訓的作用可見一斑。舉個身邊例子,爺爺曾經坐車突發低血糖暈倒,嚇壞了隨行的奶奶,還好奶奶及時掐爺爺的人中,然后把糖果放進爺爺的嘴里含著,并及時送往醫院,這才避免悲劇的發生。如果,當時奶奶不在身邊,誰來拯救?路人甲?還是公交司機?祈求百萬市民學會急救,還不如幾十個司機首當其沖。
這次活動,我們沒有失敗,它將成為一個起點,世人明辨的眼睛會指引中國急救事業的方向。公交急救是一種新思路,亟需各地相關組織共同完善,落到實處。我堅信,小愛匯聚大愛,星星之火定能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