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喬官鎮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資源充足,加大開發力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資源,大力發展交通喬官鎮有火山文化、古生物化石,這對全國城鎮發展都有借鑒意義。”當被問及為何將喬官鎮作為主要調研點,山東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小隊隊長張曉艷這樣告訴記者。8月6日-11日,山東師范大學管科、數科、生科三院聯合于2016年暑假期間赴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活動,該實踐小隊輾轉來到喬官鎮,開展火山探究。
因地而異 創新發展
喬官鎮古火山群產生的火山灰給當地的土壤帶來了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礦物質,當地利用肥沃的土壤,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火山小米、火山大櫻桃等,培養無公害綠色農產品。
其中火山小米是昌樂喬官鎮姬家莊村打造的一個特色農產品牌,它經由火山土壤培育,口感質感色澤等都比一般的小米要好,因此,火山小米獲得的經濟效益要高出周邊幾倍,而且已申請國家專利。目前,經營模式是合作社加農戶。同時,村支部書記徐振興告訴實踐小隊正在積極籌備電子商務平臺以更好地推廣火山小米,這與實踐小隊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下一步就是在喬官鎮建立實踐基地。在此期間,隊員們幫助農戶一起勞作,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親身體驗了農活的辛勞,了解了一些種植的簡單技術。
利用資源 帶動經濟
通過實地調研以及采訪,團隊成員發現火山口的生態環境已經經
濟發展都保持良好,古火山規模宏大,自然景色宜人,完整的記錄了1800萬年前火山噴發景觀,極具地質研究和旅游觀賞價值。所以喬官鎮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發展特色農業,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帶動旅游業發展,這樣形成旅游和農業之間的動態產業循環鏈條。
科技種植農業合作
但有兩點問題也很突出:一是當地政府由于缺乏專項資金導致火山口景區開發停滯;二是火山周圍交通有待進一步完善;三是火山安全措施需要加強。隨行的高鑫也向隊員介紹說,目前政府有關部門也正在籌劃如何進一步開發火山口旅游,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從而拉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8月10日,實踐小隊在堯溝鎮集合完畢后,團隊首先走訪了當地的居民。
據調查,當地瓜菜種植采取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形式,大力發展大棚種植。同時,該村注重農業種植科技的推廣,大力培育和引進新品種,并引進先進的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溫控技術以及西瓜嫁接、多膜覆蓋等技術。走訪完農戶后,隊員跟隨當地一個農戶參觀了瓜菜大棚。現在西瓜第一茬培育已經結束,目前正處于第二茬的培育期。隊員們根據自己現有的專業知識,為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瓜農對隊員們的建議十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