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南華大學醫學院愛心支教社3名學生來到衡陽市蒸湘區呆鷹嶺鎮振興小學,分別給三個年級的小學生上英語課。小學生們個個認真聽課,學習興趣很高。據了解,近10年來,除寒暑假外,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南華大學愛心支教社的學生到振興小學義務支教。
2004年4月,南華大學醫學院團委組織學生在農村作社會實踐調查時發現,很多農村小學師資不足,而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一些學生性情孤僻、難以管教。為此,校團委倡導成立愛心支教社,組織大學生去農村小學支教,既傳授知識,又幫助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與健康心理。愛心支教社由校團委負責管理,入社均為自愿。支教社根據大學生特長安排授課內容及時間,保證周一至周五每天有3至4人支教。不論刮風下雨,支教人員都準點到校。支教也沒有任何報酬,坐車、吃飯都得自己掏錢。
“他們不僅彌補了學校師資不足,還給小學生言傳身教,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振興小學校長劉昆說。 愛心支教社成立以來,先后與4所小學結對支教。10年來,有2000余名大學生加入支教隊伍。醫學臨床專業學生劉美,7年前在振興小學就讀時受到支教社幫助。去年,劉美考進南華大學,現已成為支教社骨干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