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解讀
義工聯培訓課程多元化,實行學分制模式
在常州市義工聯的網站上,每隔一段時間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培訓信息,向每位義工免費提供各類專業技能的培訓。“我們把培訓教育稱作‘知、情、行義工智能融合鍛煉’。目標是培訓義工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即須具備持續學習的態度,認同和肯定自我參與的價值,愿意積極承擔責任區關懷和幫助別人。”市義工聯會長孔源說。
義工聯的學習課程比較多元化,而且實行學分制模式,設定了獎勵及表彰機制,并鼓勵持續進修。每位剛剛進入義工聯的志愿者,都會獲得一次初級培訓的機會,接下來進入分會之后,會根據服務方向的不同繼續接受專業培訓。如果你的主攻方向是心理疏導,那么可以參加心理分會安排的課程,授課老師都是國家二級以上心理咨詢師;如果你想當急救志愿者,那么義工聯會安排自己的急救師和紅十字會的專業老師來上課,只有上足課時,并考評合格,獲得資質證書,才有資格作為急救志愿者從事相關服務。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大志愿者’的概念,但實際上志愿者已經越來越細分,對技能的要求也提高了,培訓教育變得愈發重要。”孔源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哪怕是幫人量個血壓,也是需要專業正確的操作才行。”
此外,在更多大眾化的志愿服務活動中,義工培訓也無處不在。今年“一袋牛奶的暴走”在常州首次舉辦,招募了600多位打卡義工。活動籌備期間,義工聯將這些義工們分為交通、駕駛、心理疏導、急救等多個小組,分組進行了多次培訓。“明年,‘一袋牛奶的暴走’計劃繼續舉行,到時候,這些有經驗的義工如果繼續報名參加,我們就會優先考慮。”
相關數據
大規模初級培訓11場,專業性培訓過萬人
市義工聯從成立至今,已大規模組織初級義務工作培訓11場,人數達11052余人。義務工作中級培訓76場,培訓人數1878人。義工理論高級培訓15場,培訓人數231人。專業性培訓:初級救護員培訓13場,培訓人數1000人。心理咨詢培訓79場,培訓人數5632人。環境保護培訓96場,培訓人數5363人。防艾工作培訓72場,培訓人數2160人。大型公益活動培訓:“橫山綠色出行”環保培訓500人次,“快閃萬達”培訓300人次,“一袋牛奶的暴走”培訓654人次,“一個書包的旅行”培訓1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