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前后,小醫院、門診部針對女同胞推出的免費體檢和優惠體檢廣告鋪天蓋地。在“看病貴”成為不爭事實的時候,這些廣告顯然對市民還有不小的誘惑。不過,小醫院、門診部宰人事件屢屢發生,這讓不少前去檢查的人也留了一手,“體檢完后,無論結果如何,馬上走人。”但是,當市民帶著這些體檢報告,再讓市區大醫院醫生進行確診時,往往又被擋了回去。記者了解到,一些小醫院、門診部檢查出來的報告,本來可以為市民降低就醫成本,但這些醫療機構的誠信問題,直接導致了大醫院對這些報告的“全盤否定”。
體檢優惠很誘人
記者注意到,一些小醫院、門診部,每逢節假日,往往以低價甚至免費體檢吸引市民。這些醫療機構在治療病人時,雖口碑不佳,但低價體檢又是實實在在的優惠,因此,有市民希望“小醫院檢查、大醫院診斷”。
報告被全盤否定
市區某醫院婦科醫生張羽(化名)告訴記者,最近這兩年,在她所接觸的病人中,帶著體檢報告來看病的人越來越多。那些報告的出處很多是來自那些小醫院或者門診部。張羽表示,小醫院或者門診部出來的檢查結果,時常出現夸大其辭的情況。當然,并非所有的報告都會將“沒性病的人,查出有性病”,而且一些小醫院或者門診部在某些專科方面的檢查儀器并不亞于大醫院,其檢查結果同樣值得信賴。但醫生對病人病情作出診斷的前提是,檢查報告必須完全正確。“受可信度影響,大醫院將小醫院或者門診部的檢查報告全盤否定也就不足為奇。”張羽告訴記者,有些市民往往在小醫院剛剛作了檢查后,不得不在大醫院再次接受相同項目的檢查。最終,市民看病的成本反而是不降反升。
“問題多數出于自身”
通過張羽的介紹,記者找到了她以前的同事,其目前在市區一家開業不久的醫院工作。對小醫院檢查報告在大醫院受阻的情況,這位醫生表示,在小醫院或者門診部中,發生有意診療錯誤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也不能以偏概全。同時她又坦承,大醫院不相信來自小醫院或者門診部的檢查報告,其很大的原因是來自于小醫院和門診部本身存在的問題。但這也不排除某些大醫院人為設置障礙的可能。
她認為,隨著外來醫療機構介入,本地醫療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如果小醫院或者門診部能以健康的姿態發展,不僅會促進大醫院改革的推進,同時也能帶給市民最直接的實惠,緩解目前出現的看病貴局面
【轉自江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