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賽跑——現金流游戲中的“老鼠賽跑”圈內人們為金錢而工作,每月的支出主要靠工資維持,沒有屬于自己的資產,或者雖有資產但帶來的收入還不足以維持家庭的花費。
你玩兒過“窮爸爸和富爸爸——現金流游戲”么?據說可以從這個游戲中學到有關會計、財務、投資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啟發你的財商,并從中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是一個理財白癡,從上大學的時候開始自己管理手中有限的資產,但似乎總是入不敷出。為了提高自己的財商,我開始玩這個游戲。我發現,現金流游戲還包含了許多人生內容,如生孩子、離婚、失業、破產、慈善事業、稅務審計、官司等。在游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這些內容與金錢的密切關系。
在游戲里我從事過各種職業,警察、律師、護士、醫生、小學老師、大學教授、消防隊員、還有門衛……和現實生活中一樣,我們希望自己在游戲中從事收入高的職業,以便自己有手中能掌握多一點的現金。但經常玩這個游戲的人最喜歡抽中的職業確是門衛和修理工——雖然收入最少,但生活中的支出也少,容易跳出老鼠賽跑的怪圈。
游戲放大了生活,一針見血地告訴我們,即便我們中產了,依然不能逃脫老鼠賽跑的命運。
我們從大學畢業,走進寫字樓,每天在自己的小格子里工作,換來比“修理工”多得多的固定收入。我們以為生活的自由,將和在游戲里跑上快車道一樣,沒有負擔地進行各種興趣愛好的投資,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現實殘酷地告訴我們,“虛胖”是整個群體的特點,摘掉所有光鮮的標簽,剩下的只有因為長時間坐著工作留下的一肚子贅肉,沒有被陽光親吻過的蒼白的臉頰,以及長期使用電腦而退化的思維能力……
除了這些,我們的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了。人們問,為什么GDP年年漲,工作卻越來越難找?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在明顯地走向“粗笨化”。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中,近3/4來自重制造業。非不但新增的非體力勞動崗位(白領崗位)很少,就連現有的,白領崗位都已經飽和了。也就是說,如果大學生不原意去抽“修理工”的簽,那就只能以降低工資來求得一個坐在電腦前工作的機會了。結果比真的已開始就沖著“修理工”職位去的還慘。在老鼠賽跑的圈子里,我們永遠也趕不上“修理工”的現金流多。
說到這里,有人會恥笑我,一個年輕白領的上升空間和機會要比修理工多的多,接觸前沿思想的途徑也更豐富,已經足夠你們降低要求以獲得這些機會了。我肯定得反駁,因為所有在這個跑道上的人都是“老鼠”,生存狀況絕對同質而相對異質。
之前有一篇題為《警惕中產階層成為新的弱勢群體》的文章引網友廣泛關注,一個網友這樣說:“走在城市霓虹閃爍的街頭,我感到很累,我都快30歲了,我還不敢要小孩,為什么?因為養不起啊!我還要供弟弟上學,我還要養活年邁的父母。我已經很努力了,這個城市的工資水平不斷下降,消費卻越來越高,很累啊,欲哭無淚。”
他沒有說房子和車子,只提到教育和家庭,以及我們必須因為白領崗位而付出的其他消費成本。我們在寫字樓里工作,必須穿正裝,在公司附近吃個飯的花費趕上普通工人一個月在食物上的開銷……都說我們是現代社會的中堅力量。但中國的中產階層,卻嚴重不發育。我們的平均收入的確高于多數藍領工人,更超過一般農民工的工資。我們得到這樣的收入,必須要多受幾年的教育,金錢和時間成本都相當高。為了激烈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位子,我們還要繼續花錢修更高的學位,從經濟效益投入產出比看,你們說說值不值。我們生活的城市基本消費水平、住房醫療教育成本等都急劇上升,我們沒有太多積蓄,每月工資都投入基本消費,自然是受沖擊最大的群體。經濟學家按必需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衡量我們的生活狀態說,“他們可能是生活負擔最重的階層”。
最近“讀書無用論”又起,除了大學生就業問題以外,我們的生存狀態也是該話題發起的原因之一。許多家庭含辛茹苦,省吃儉用,只為了讓孩子能接受高等教育。如果教育投入的結果是依然要生活在“貧困”邊緣。那么付出還有什么意義呢?
說了這么多,我依然在玩老鼠賽跑的游戲,企圖增加自己的財商,能多一點工資外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