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深圳乞丐調查(轉)
2006-03-17
深圳乞丐調查

 

 去年9月至11月,福永中學陳貴鳳、吳貴檳等5名初中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福永、沙井、南頭、華強北等地街頭采取觀察、交談、蹲點等方式與50余名流浪乞討人員面對面交流

,并發放調查問卷獲取市民觀點,對深圳市流浪乞討者的現狀做了調查分析。

  調查

  大眾對乞丐同情心正在削弱五初中生費時三個月寫出深圳乞丐現狀調查報告

  乞丐構成 老人未成年人居多

  據5名中學生的調查,深圳乞討群體從年齡上看老人和未成年人占多數,身體狀況殘疾、有病的較多,性別上女性多于男性。從城市管理處、火車站派出所、救助管理站等部門獲取的信息及學生們的調查顯示,深圳乞丐95%來自外地,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省的農村居多,其中四川和湖南籍占了外省乞討者的一半,廣東省內其他地區的乞討者主要來自坪石、韶關、清遠等地。乞討者大多數為農村人,極少量為城市人。

  乞討方式 各有各的“高招”

  調查顯示,在乞討方式上,深圳的行乞者們各有各的“招式”,多為以下幾種:賣藝行乞、暴露殘疾乞討、攔車乞討、“悲慘家史”乞討、懷抱遺像頭扎白布為親人乞討、強行乞討、懷抱嬰兒乞討、隱蔽性乞討(指行乞者在保安或警察視線范圍內裝作撿拾垃圾,一旦保安或警察離開,就向路人伸手要錢)。

  賣藝乞討者多為在街頭拉二胡、唱歌、吹豎笛等,這種乞討方式市民比較容易接受;在地上或者在胸前掛牌子寫上自己悲慘經歷的方式,受訪市民大多認為不可信;而攔車乞討、強行乞討則遭市民反感。

  行乞收入 兒童賣藝者最高

  根據訪談調查和實際觀察,乞討者每月平均收入在600元左右,乞討者的收入跟自身的年齡和行乞方式有很大關聯。賣藝者的收入最高,其中兒童賣藝者的收入最高,每天收入為幾十到近百元;靠暴露殘疾的乞討者次之,一天能收入十幾到幾十元;單純乞討的老人和兒童又次之,每天能乞討到近10元左右,中青年磕頭乞討者收入最低,觀察中曾經有一個青年乞丐一下午只收入了幾枚硬幣。另外,流動乞討者收入多于原地等待乞討者。

  乞討地點 多集中在繁華地段

  飲食居住方面,乞討者多用乞討所得的錢買東西吃,也有部分向飯店討要剩菜剩飯;一部分老年乞丐、女性乞丐會租賃便宜的房子做避寒之所,而更多乞丐則表示乞討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夏天露宿街頭,冬天宿于涵洞、高架橋下。乞討者多在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以城市廣場、商業街與旅游景點較為集中,其中華強北、東門步行街及周邊地區流浪乞討人員最為密集,城鄉結合地帶由于相關部門管理缺失也成為流浪乞討者集中地區。

  行乞原因 多種多樣也有人為操縱

  他們為什么背井離鄉來深圳乞討?調查訪問中乞討者們自稱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家庭貧困被迫乞討,這些乞討者稱為了維持基本生活,或者家人生病迫不得已才出來乞討;偶遇自然災害,部分乞討者稱來自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生活困難;繼續學業,這類乞討者多為未成年人或年輕人,稱父母雙亡或者有病無法繼續完成學業,想乞討攢錢完成學業;殘疾人就業生存困難,很多行乞的殘疾人無法找到工作,為了減輕家人負擔靠行乞維持生存;家中無人贍養,很多乞討的中老年人稱子女不盡贍養義務或者沒有子女,只好乞討為生;離家出走,乞討者中也有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或者家庭暴力出走,還有兒童因為父母離婚被拋棄;流浪賣藝,把賣藝作為生存方式。

  調查報告里,中學生們對這些乞討者自稱的原因保留了疑問,他們認為,這些乞討原因并非全部屬實,很多殘疾人和兒童是被人操縱利用,也有一些好逸惡勞者把乞討作為發財的手段,謊稱家貧或者遭遇自然災害。

  發展趨勢 乞丐數量增多收入下降

  綜合實際調查、部門信息、市民意見以及媒體報道,中學生們對深圳市流浪乞討者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做了歸納,深圳乞討者數量比兩年前增多,收入呈下降趨勢,年齡低齡化、老齡化,并且具備職業化和經營化的特征,部分乞丐群體還初步具有犯罪化傾向。

  “以前很少見到小孩乞討,怎么突然間多了那么多?!庇惺忻穹Q深圳市乞討者中兒童和未成年人的數量在增多,市救助站的信息也確認了這一說法。

  由于數量增多,乞討者之間的競爭變得激烈,加之欺詐性乞討、乞討致富等被媒體曝光后,人們的同情心逐漸減弱,乞討者們開始采取惹人注意的方式乞討,但是收入仍然呈下降趨勢,一些乞討開始出現職業化和經營化的特征。另外,一些乞討者還初步具有犯罪化傾向,一些出租車司機和市民還反映,一些乞丐借乞討之名,白天行乞(實為踩點),晚上偷竊,還有乞丐在路人掏錢包準備施舍時搶奪錢包或者大額鈔票。

  調查建議 向乞討者頒發“執照”

  如何解決流浪乞討問題,多數受訪市民寄希望于政府,認為解決流浪乞討要依靠政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并且調動社會力量,同時也有市民認為乞討人員自身要樹立自尊、自立意識。面對向你伸出手希望得到幫助的乞討者,不施舍良心上過不去,而施舍后又怕被騙,這恐怕是很多人都曾遇到過的問題,在中學生的調查報告中,他們建議借鑒國外經驗,通過政府部門如民政部門統一頒發執照性質的乞討證明,上面載明乞討者乞討的原因和時間,使人們對各類乞討者能夠有效地確認其身份。

  乞討者

  ■ 調查者說

  我們應學會關愛弱小群體

  當人們還在討論孩子的攀比風和教育問題時,福永中學的陳貴鳳、吳桂檳、盧裕峰、鄒佳娜、阮志光五名初中生把眼光投向了處在社會底層的流浪乞討者。去年9月至11月,他們一直在和流浪乞討者接觸并完成了調查報告,作為調查者,他們各有各的感言。

  盧裕峰:我認為乞丐給城市人帶來了尷尬,還影響市容,也有些乞丐用欺騙手段騙取善良人的施舍,不但讓人心寒,還會影響城市孩子的心靈和身體。

  吳貴檳:走在這繁華的城市里,不時會走來一兩個穿得破破爛爛的流浪人,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一絲憂愁。真心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拯救這些被遺棄的生命。

  陳貴鳳:每當看到苦苦哀求的乞丐在街頭討錢,無家可歸的可憐兒童向路人求助,有一定精神病的人在街頭亂躺亂笑,心里都不好受。不過,要救助這些乞丐和精神病患者,確實如摸玫瑰枝,是一件很棘手麻煩的事。但不管是乞丐還是精神病人,還是街頭撿垃圾的人,他們都是人,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有心跳,有感情。不管是作為學生,還是一個路人,我們都應該學會關愛每個弱小的群體。

  社會反應 面對乞討半數受訪者將不理睬

  去年1月20日,深圳氣溫只有十幾度,一名60多歲的老大媽在振華路上乞討。她身體有輕度殘疾,走路時四肢很不協調,一好心市民打電話報警,希望警察帶她去救助站。警察到來后,老大媽拒絕去救助站,警察和熱心市民無奈只好走開。當時警察告訴記者,根據規定,去救助站必須當事人自愿,“乞討也是她的自由,我們不能采取強制措施”。

  據了解,2003年8月1日起,《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求助管理辦法》開始實施,“收容遣送站”改為“救助管理站”,對象由原來的“三無人員”、“三證”不全的流浪乞討人員轉變為生活無著的特別困難人員,方式也由原來的強制收容改為流浪乞討人員自愿接受救助。

  由于很多乞討者來深乞討的目的是維持生活及一些職業乞討者的存在,自愿去救助站的人不多。中學生的調查中,城管、巡警等紛紛表示管理難度較大。在華強北等禁討區,乞討者仍然不少,有保安反映,一些乞討者遇到保安巡邏時會裝作玩游戲或撿垃圾,一旦保安離開就開始向路人乞討。對于“攔車乞討、路邊強討”的乞討者,交警和民警都表示由于沒有法規可依,只能進行教育和勸誡,但是警察一離開,乞討者又照樣強討。城管執法人員也表示對惡性乞討和強行乞討者,他們不能罰款也不能強制其離開。

  在五初中生的調查中,多數市民對流浪乞討現象產生的影響感到不安,近一半的人最為關心乞討影響市容市貌,三成受訪者表示流浪乞討影響社會治安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感,還有市民表示攔車乞討和沿街乞討容易影響交通秩序。是否會施舍乞討者?過半受訪者通常選擇不予理睬,只有一成人會選擇給錢。有社會學家表示:“面對越來越多的乞討者,加上部分乞丐具有欺騙性,大部分市民的同情心開始減弱,這會削弱社會大眾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與救助。”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