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乞丐已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一個群體時,乞丐的工作模式也開始改變:從賺取同情變成主動騷擾。攔車敲窗、抱人不放,讓人心生厭煩。不堪煩擾的人們掏錢時,如果得知,乞丐們掙的錢不一定比他們少,心里會不會有那么點兒不是滋味呢……———編者
近日,在和平區南京街和南五馬路交界的大福源超市附近,每天有20多名乞丐集中在這里乞討,讓機動車司機不勝其煩。12月14日上午9點30分至下午的3點,記者經過5個半小時的暗訪調查發現,這是一群有組織、有分工的乞丐幫。“他們的租住房在砂山街”
當天上午,記者趕到大福源超市附近,看到4個路口都有乞丐在乞討。在交通崗西側有3名女子,一人懷里抱著一個孩子;南側路口,有6名女子,帶著3個孩子,還有一個路口有一名老漢。
交通崗東側最熱鬧,總共有7個大人5個孩子共12名乞丐,其中3個孩子大約七八歲,在車流中來回奔跑。記者來到馬路中間,問一名抱孩子的婦女:“你們是哪的人?在哪住?來沈陽多長時間了?”她操著一口南方口音回答說:是甘肅岷縣人,剛來沈陽,晚上在火車站住。
旁邊一位協勤大姐戳穿了她的謊言:“他們的租住房在砂山街,離我家不遠,我天天能看到他們!”
“頭兒”負責買盒飯
在交通崗東北角有一家洗浴中心,門前的保安告訴記者:“你是記者吧?那個人才是他們的頭!”記者望去,發現距交通崗300米、在和平區防疫站門前有一個很瘦的男子靠在墻邊,不時向這邊張望。
這時,另一位協勤大姐也走了過來:“沒錯,就是那小子,他是頭兒。我親眼看見他上下午分兩次把這些人要來的錢收上來,并且中午他會給這些人買盒飯,還給小孩子買肯德基呢!”
那位保安告訴記者,由于天氣非常冷,這些人會分成兩班,休息的一班會到洗浴中心南墻邊背風,半小時左右一換。
“一上午能要二三十元”
在交通崗南口值勤的協勤人員陶大姐告訴記者,這些乞丐每天上午9點來,下午天一黑就成幫結伙地走。“聽他們閑聊說,一上午每個人就能要到二三十元錢,還不算要來的飲料瓶子。”
旁邊的幾位保安說,這些人分工十分明確,在哪個路口從不亂串,并且還互相照看孩子。記者離開時看到,這些乞丐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不厭其煩地敲著車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