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干下去,直到這里不再需要我。”昨日,小周(化名)操著標準的普通話說。
小周是中國彩虹熱線(為同性戀服務的熱線)的接線員,她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工作了三年多。
她無償幫助“同志”
2003年2月25日,同性戀者小周因普通話標準,被重慶彩虹工作組錄用為中國彩虹熱線的接線員。
每周四和周六晚上七點半,小周都會按時將手機開機,接聽來自全國各地的熱線電話,3個半小時后,這部手機又會再次處于關機狀態。
“平均每周都會接到二十多個熱線電話。”小周告訴記者,她的工作就是在電話中認真傾聽同性戀者們的心聲,開導他們,安慰他們。
做中國彩虹熱線的接線員沒有誘人的薪酬,需要的是長期無償的付出。
當問及小周為何這樣做時,小周解釋說,她干這份工作是為了“幫助許多像我一樣的人盡快走出心理陰影,勇敢地去面對生活”。
“同志”的悲情故事
“我們這個群體很不幸,常常被貼上怪物的標簽。”在小周緩緩的講述中,一個個悲情故事在我的面前展開……
一位同性戀者因為同志愛人的施暴提出分手,但同志愛人威脅她:如果分手,就把她的同志身份告之她的母親以及單位同事。為此,這位同性戀者被迫仍和同志愛人住在一起,繼續忍受著“家庭暴力”。
一位同性戀者遭到父母的逼婚,她不敢告知父母自己同性戀的身份,在被逼無奈之下,只好帶上自己的同志愛人離家出走,到千里之外的一個陌生城市定居。
“許多同性戀者都長期生活在性壓抑、對身份被揭穿的恐懼之中。”小周總結說。
接到上萬咨詢電話
“重慶彩虹工作組?沒聽說過,不曉得在哪里。”就算問及重慶彩虹工作組緊挨著的商家,也是搖搖頭,一臉迷惑。
三年來,重慶彩虹工作組就以一種低調的姿態,“隱匿”在渝中區和平路的渝中區生殖健康中心四樓。
這是一個很少被人注意到的部門,負責人由渝中區生殖健康中心主任周生建兼任。重慶彩虹工作組開通了中國彩虹熱線,包括一條“男同熱線”、一條“女同熱線”以及一條“防艾熱線”,為相關的人群提供咨詢。
“自熱線開通以來,接到的咨詢電話已經上萬”,周生建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同性戀者增加自我認同和自我保護(包括健康和隱私)的意識,能夠較好地與主流人群進行平等地交談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