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前是奶奶照顧我,她家住在半山腰一個小居民區,當時覺得那就是全部。因為從奶奶家后面可以爬土山,山里有很多野果子、各種蚱蜢類的小蟲子,還有一個干了的大水庫,到處跑,到處玩,都沒人教訓我!大概山的概念是那個時候已經根植到腦袋里了!
因為生在陜西,長在陜西,所以爬華山,成了我們那兒孩子們成年的標志。高考獲得階段性勝利后,我和幾個中學時代的死黨6人一起沖向了華山。記憶里我們是從夜里十點開始的,穿得是爸爸買給我最貴的運動衣(白底絲質的,我一直穿到大學快畢業),爬的過程沒什么印象了,只記得5點多在山頂等日出時地饑寒交迫,幸好有死黨們的搞笑故事,不然非絕望了不可。下山就更慘了,望著沒有盡頭陡峭的石頭臺階,我攤在那就想讓人一腳把我踢到山腳下…… 回家后發誓再也不爬山了!
第二次爬山是因為暗戀一個GG,一起去爬太白山。為了和他賭氣(因為他是個花心大少)我一個人不顧他人反對朝頂峰“大爺海”跑去,從我離開團隊到大爺海大概花費了我7個小時,我在那個夏末經歷了罕見的暴風雪,我只有一件單衣(幸好另一位GG擔心我的安危跟上來,并給了精神上的援助)一路上根本沒有心情去體會四季地更替,只埋頭走向心中的目的地,手腳并用地到了大爺海,那晚是在一個四面透風的,山頂唯一的破帳篷里度過的。睡在冰冷潮濕的地面,大通鋪而且被子又臭又臟又濕,我基本沒睡就等著太陽出來好下山。打那之后,我知道生命是那么可貴,而愛情的挫折豈能如此意氣用事,太白山讓我成長了!
廬山是大一寒假,爸爸媽媽帶我去的,除了記得那是個挺美的地方,很舒心、很安全之外,似乎沒有任何印象,當然第二天之后就是腿腳行動極其不便!大概爬山對我來說就只是一種隨聲附和的方式!
到了北京后,終于一個周末大琳說要帶我去爬香山,我其實對香山的概念就是紅葉,在一個沒有紅葉的日子去爬香山,我只是想去體驗一下告別了很久的戶外空氣,我們什么也沒想就拼命三郎式地向上爬,小小的香山竟然讓我們有斷氣的感覺,不是我愛面子我真想放棄。費了老鼻子力氣終于爬到頂,照相、喝水、吃冰激凌之后,我們在山頂的茶院里休息了近一個多小時,談了很多未來宏圖大業的構想,跑著下山了,之后就是3天無法正常上下樓,爬山本身對我來說還是茫然的吹吹牛!
事隔一星期,大學同學組織的泰山行終于落實了,這回我們吸取了香山教訓,決定要以輕松的心態,不慌不亂的步伐攻克泰山的石階。我們一邊照相,一邊對歌,一邊休息著向上爬,中途有辛苦但更重要的是欣賞風景時的愉悅心情,深夜我們一干人還在中天門小憩了3個時辰,玩“殺人”游戲,吃、喝、吹牛之后,我們準時在6點10之前登頂看到泰山春天的日出。
一直有人說,爬山就象走自己的人生。如果你一意孤行只是為了登頂而登山,那即使是迅速登頂,你也難免落個孤苦郁悶,不是悲嘆曲高和寡,就是發現原來夢是一場空;如果你邊走邊欣賞風景,即使體力不支,那眼中,隨處可見山里的風景,才是真正屬于我們內心的財富。
也許我此時才理解,結果為什么是別人的,而過程只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