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60年代大饑荒產生“上海孤兒” 她們用40年尋親人(圖)
2006-03-31

 

 
歷史重現(xiàn):只有北向,才是生路

  40年前,當蘇錫常大上海地區(qū)的眾多孩子因饑荒而被父母遺棄,面臨饑餓威脅的時候,北方諸省及其社會救助機構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演繹了一次當時最大規(guī)模的人道主義人口遷移。

  從上海蜿蜒北向的鐵路記載了他們生命的軌跡,這些孩子被參與救助的工作人員愛憐地稱為:“上海孤兒”

六姐妹看著外來的“親人”,又親切又陌生?!?/P>

  曹荷娣在人群中,第一眼看到高素云的時候,先注意的是她的嘴角?!皟蓚€嘴角彎彎地往上翹,你看我,看我這幾個妹妹,是不是都這樣?”曹荷娣指著自己說。

  2005年12月,無錫市福利院為來自山東的尋親團組織了一場“尋親會”,來自無錫松墳頭村的曹家六姊妹一下全來了,她們希望能從中找到1960年因為饑荒被遺棄的妹妹。她們在人群中緊張地搜尋、比對著,直到老三曹荷娣找到了高素云。

  人們圍了上來,所有人都說她們很像,曹家姊妹開心地笑著,只有高素云緊張地低著頭……

  這樣的場景,曹荷娣和高素云已期盼了許久,40多年前,中國面臨的巨大的糧食饑荒,導致大量孩子被他們的家庭分離———1960年前后,他們被父母遺棄在城市,因為城市糧食匱乏,在周恩來總理的建議下,他們一批批沿著蜿蜒向北的鐵路,從上海被送到山東、河南、河北、內蒙等遙遠的北方省份,安排到養(yǎng)父母家中。如今,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踏上返回家鄉(xiāng)的尋親之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上海孤兒”。

  “赤峰尋親團”

  白金豐8個月大的時候,就被送上開往大連的客輪。在她生命的大部分時光里,上海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直到1998年,白金豐從赤峰當?shù)氐膱蠹埳峡吹揭粍t河北唐山孤兒返回上海尋親的消息,原本積壓在內心深處的情感開始漸漸清晰起來。

  “父母從來沒有跟我談到過我的身世,”白金豐說,“但是我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是領養(yǎng)的,周圍親戚鄰居都知道,這些話總會傳到耳朵里來。”

  養(yǎng)父母沒有生育,他們對這個養(yǎng)女的疼愛,白金豐說“和親生的沒有什么兩樣”。

  白金豐的養(yǎng)父母在1997年以前先后辭世,直到永遠離開自己的女兒那天,兩位老人也從沒跟白金豐提過“領養(yǎng)”二字,但白金豐明白,“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說出來是怕傷感情”。“要是養(yǎng)父母還在,我絕對不會尋親”。白金豐說。

  1998年,通過當?shù)貓蠹埖穆?lián)系,赤峰20多個身世相仿的人聚到了一起。赤峰民政局還保留著他們當年被領養(yǎng)時簡單的檔案資料,在檔案里,白金豐知道了自己來自哪里,也知道了自己在孤兒院時的名字:石行。

  1999年,白金豐的赤峰尋親團一行20多人南下上海,和白金豐一起的還有在赤峰市醫(yī)院工作的郭泳利和在紅十字會工作的孫聞鴻。

  郭泳利本打算一直瞞著養(yǎng)母,但當?shù)氐挠浾邊s無意中暴露了她尋親的秘密。在和當?shù)貓蠹埪?lián)系之后,有記者拜訪了郭泳利家。結果,記者對家里一張合影的冒昧提問——“老太太,哪個孩子是您收養(yǎng)的”惹惱了老人。當郭泳利和同為收養(yǎng)的弟弟進門的時候,老太太正在把記者往門外趕。記者見到她們回來,便指著弟弟問,“這個是收養(yǎng)的么?”老太太忙中出錯:“不是這一個,不是這一個!”

  想起當時的情景,郭泳利又好笑又有些心酸,“要不是疼我,老太太不會那么著急”。記者拜訪之后,郭泳利每天都要把家里的報紙藏起來,以免老太太看見尋親的新聞傷心。

  20多個身世相同的人剛聚在一起,結果卻顯得有些尷尬,白金豐回憶起當時場景,若有所悟地自言自語,“沒有人知道該從什么地方說起。”直到有人提到了他們孩提時那次共同的北上之旅,氣氛才逐漸熱烈起來,他們好像剛剛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有那么多的共同點。當年一起北上,一起被收養(yǎng);如今再一起南下,一起尋找至親,“我們越說越覺得有緣分,越說越覺得能找著親人。”

  在赤峰和上海兩地民政局的協(xié)調下,上海市福利院接待了這些來訪者。在福利院新樓的會議室里,院辦公室主任告訴他們,當年的原始檔案在“文革”中已燒毀了,如今福利院沒有能力幫助他們尋找親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除了游覽外灘和南京路,白金豐在上海一無所獲。返回內蒙后,她剛剛鼓起的信心也似乎消退了,“我們以為,除了我們這些人,沒有別人再想著這件事了?!?/P>

  直到一年以后,白金豐在電視上看到中央電視臺《真情》節(jié)目,講述了在唐山的上海孤兒尋親的故事———江蘇宜興一位名叫呂順芳的中年婦女,在看了上海當?shù)仉娨暸_關于唐山尋親團的報道后,覺得其中一個人很像自己當年被遺棄的妹妹,在電視臺的幫助下,她們開始書信往來,直到2000年,雙方決定見面。

  呂順芳幾十年來一直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妹妹。呂順芳的妹妹是在1960年那個最難熬的4月里,被母親帶去上海的,從那以后呂順芳就再也沒有見過妹妹。

  呂順芳記得母親在世時的一句話,“我以為這一輩子都吃不飽飯了,要是知道有一天總能吃上飽飯,當初就不會把雅芳送走?!?/P>

  1980年代,當時在宜興一家五金廠做業(yè)務員的呂順芳出差到北京,那是她第一次到北方。在北京火車站人潮洶涌的廣場上,她站在階梯的高處,忽然覺得被送到北方的妹妹,就在這人群之中。

  2000年的時候,呂順芳覺得自己的妹妹就要回來了,中央電視臺給她們做了親子鑒定,并把她們請到北京,要在現(xiàn)場錄制節(jié)目時公布鑒定結果。呂家人集體出動來到中央電視臺的錄制現(xiàn)場,1998年的唐山尋親團也被邀請到了現(xiàn)場。而此刻,遠在千里之外的白金豐們,也齊刷刷集體坐在電視機前,仿佛自己的身世即將揭曉一樣。

  在電視機前等待的,還有無錫松墳頭村的曹荷娣一家,曹家一共生了7個女兒,被送走的是老六。事實上,呂順芳認親的消息,在宜興無錫一帶已經廣為傳播,很多當年送走過孩子的家庭,在這一個晚上,不約而同地坐在了電視機前。

  但鑒定結果最終否定了呂家人和那個唐山尋親者的親緣關系。在現(xiàn)場,呂順芳的哥哥、弟弟,還有唐山尋親團的許多成員失聲痛哭,呂順芳卻在忙著安慰別人?!拔疫@個人比較剛強,我的態(tài)度就是找不到繼續(xù)找,總歸能找到?!碧粕饺藝趨雾樂嫉闹車及褏雾樂冀写蠼?,懇求呂順芳在宜興幫助他們尋找自己身世的線索,呂順芳在電視攝像機前答應了他們。

  節(jié)目播出后,宜興有許多人找到了呂順芳,請求呂順芳幫助他們尋找自家當年送走的孩子,幾乎每一個拜訪者都會講一段辛酸往事,惹來哭聲一片。呂順芳的丈夫說,那個時候,家里“天天有人來,他們哭,呂順芳也跟著哭,我們家里人聽著聽著也一起哭”。

  在赤峰收看節(jié)目的白金豐也記住了這個小個子卻面容堅強的中年婦女。幾天之后,白金豐就把赤峰尋親團的求助信寄到了宜興;和白金豐一樣,內蒙、河北、河南、陜西、山東等地收看到這檔節(jié)目的尋親者們,也通過各種辦法找到了呂順芳。呂順芳“尋親大姐”的稱呼也在無數(shù)尋親者中間不脛而走。

  “尋親中繼站”

  在電視上露面之后,呂順芳收到的各種求助信和資料越來越多。宜興周邊農村當年遺棄過孩子的家庭在到呂家求助的時候,也會順便查詢一下呂順芳這里的來信,時間長了,呂順芳家慢慢變成了南北方尋親的中繼站。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白金豐和郭泳利等人把自己能找到的資料都寄給了呂順芳,呂順芳也不斷拿著她們的資料進行排查,并把得到的任何一點進展反饋給她們。在經過一年的這種“紙上尋找”之后,她們終于圈定了大致的對象,呂順芳和白金豐她們覺得可以進行面對面相認了。于是,在上海之行的一年后,白金豐等人來到宜興。

  按照先前擬定的“疑似名單”,呂順芳帶著赤峰的來訪者們開始在宜興周邊一家一家的探訪。在宜興市宜城鎮(zhèn)邊莊村,呂順芳帶著白金豐走進了村委會主任姚榮軍家的院子。在姚家早已等待好的一大家人面前,白金豐突然有些畏縮,“就好像盼了很久,又希望是這里,又沒準備好一下子就找到一樣”,白金豐回憶說。

  姚家人圍著白金豐,像觀察一件丟失已久的名貴瓷器一樣,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姚家人開始興奮起來,姚榮軍把自己的一個妹妹推到了面前和白金豐站在一起,周圍圍觀的人群立即爆發(fā)出激動的贊嘆聲——

  “她們倆實在長得太像了?!?/P>

  姚家父親1960年代在上海做裁縫,當年就是他把自己的女兒遺棄在上海福利院門前;再核對生辰年月,基本符合;最后他們去醫(yī)院驗血,都是B型。白金豐提出,是不是再做個親子鑒定,在醫(yī)院里,姚家人紛紛面帶笑容地否決了這個提議,“不用了,就是你了,肯定就是了!”

  隨后一家人趕回邊莊村,姚家在自己院子里大宴賓客,白金豐被安排坐在姚家父母邊,四個兄弟圍坐旁邊,幸福中的白金豐依然還有點緊張,“家里人說話我都聽不懂,他們總是自己說一遍,再搶著翻譯給我聽”。

  白金豐記得,席間,姚家母親突然放下碗筷,嘆著氣說了一句話,父親和兄弟姐妹們都跟著安靜了下來。白金豐有些緊張,她不知道母親說的是什么,她求助式的望著姊妹們,大家看著她卻并不答話,眼睛里都有亮晶晶的東西。

  呂順芳趕緊幫忙翻譯:“你媽媽說,找到女兒了,這下死了也能閉眼了。”在那一刻,白金豐終于感到,在被遺棄40年之后,她再一次完完全全地融入了這個家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白金豐一樣好運,郭泳利、孫聞鴻和赤峰尋親團中的大部分人,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呂順芳安慰他們,當年蘇錫常一帶都把孩子往上海送,上海孤兒院里有來自長三角各地的棄兒,宜興找不到,還可以今后慢慢在周邊找。

  最近5年,呂家?guī)缀趺總€月都能收到新的求助信,也陸續(xù)有各地的尋親人群來到宜興希望能夠從她那里得到線索。而且,呂順芳的努力也沒有白費,5年中,她幫助近百名尋親者實現(xiàn)了團聚的夢想?,F(xiàn)在,呂順芳家的二層小樓幾乎已經成了“上海孤兒”找到親人的最后依靠。

  所有來信,呂順芳都舍不得扔,她把它們分類整理成冊,珍藏在自己家中,她覺得這些都是親人團聚的希望,“再說,說不定哪天我妹妹雅芳的信也會寄過來了”。

  情牽兩地

  2002年5月7日,在短暫團聚之后,盡管家人一再挽留,白金豐還是和尋親團一起返回了內蒙?!斑@邊是我的家有我的親人,赤峰那邊也是我的家,丈夫孩子都在那里?!卑捉鹭S說。

  2003年春節(jié),白金豐帶著丈夫孩子回到宜興,與其他女兒回娘家一樣,和姚家一起過完春節(jié),再返回了赤峰。宜興姚家的人勸說過白金豐把家搬過來,但白金豐婉拒了。在這些年中,逢年過節(jié),白金豐都會和姚家電話往來,一如一個遠嫁的女兒。

  在宜興的時候,姚家天天擺出豐盛的筵席款待白金豐一家,按照姚家人的說法,當年沒飯吃才把白金豐送走,如今最好的飯菜也難以彌補。白金豐對筍尖和水芹菜印象尤為深刻,內蒙沒有這兩種蔬菜,白金豐覺得非常可口,丈夫和孩子卻都吃不習慣。姚家人對此感嘆,“真是我們家的人,吃飯口味都一樣”;白金豐卻開始擔心丈夫和孩子在宜興呆久了不習慣。

  “咋說呢,找到了他們,心里頭這個念想也就算有歸宿了,”白金豐說,“其他的也不求啥了。”白金豐如今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人,養(yǎng)父母一直視她如己出,自己在赤峰順利的念書,找工作,組建了一個和睦的家庭,現(xiàn)在又找到了南方的親人,白金豐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什么需要改變的了。

  可能惟一改變的是,白金豐如今在填寫戶籍文件時,民族一欄仍然寫著蒙族,籍貫一欄卻填寫了上海。

  和大多數(shù)還沒有找到親人的“上海孤兒”一樣,郭泳利和孫聞鴻則更加企盼認親那一天的到來。對于認親之后,郭泳利和孫聞鴻卻沒有怎么考慮過,在郭泳利看來,“就希望抱著哭一頓,心里有了這么個親人了,怎么都夠了。”

  孫聞鴻則完全理解當年親生父母的苦衷,“送掉我們是給我們找活路”。孫聞鴻的看法,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尋親者的心思。呂順芳說,“如找到我妹妹,要是現(xiàn)在過得好那當然好,過得不好,我們兄弟姊妹誰都愿意幫她?!?/P>

  呂順芳如今更多的是通過舉辦尋親大會的方式來幫助南北兩邊的尋親者相認。找她的人越來越多,呂順芳干脆決定以后每年定好幾個日期,在地方福利系統(tǒng)和媒體的幫助下,分別聯(lián)系各地的尋親者,召開尋親大會。作為尋親會的召集人,呂順芳和以往幫助尋親者一樣,完全是“義務勞動”。

  在呂順芳的日程安排表上,2006年3月底,來自山東煙臺的尋親團將在宜興舉行尋親會;五一長假期間,來自北方幾省和蘇錫常周邊地區(qū)數(shù)量龐大的尋親者,將在無錫舉行一個大規(guī)模的尋親大會。

  呂順芳如今最希望的,是尋親能夠得到“國家的重視”?!叭绻麢n案、民政和福利部門更加配合我們,更多的人就會找到親人,”呂順芳說,“當年的實際情況造成了這么多孤兒,國家那時候關心他們,給他們找到了養(yǎng)父母;希望現(xiàn)在還能幫助他們,再找到自己的親人。”

  就在前幾天,呂順芳得到消息,親子鑒定的結果,否定了第一次尋親會上相認的曹家姐妹和山東的高素云之間的親緣關系。呂順芳安慰有些失望的曹家姐妹,“找不到再找,總歸能找到的”。6年前,當呂順芳第一次尋找自己的妹妹失敗時,她也曾用一樣的話安慰過自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