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漁民可獲獎 浙江救助獎勵辦法將出臺
2006-03-31
這項制度創新倡導的就是團結互助
凡漁船之間互救的,每救回一位漁民的生命,給予救助者五千到一萬元的獎勵。救人越多獎勵越多,上不封頂。昨天,全省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林東勇透露,最新漁船海難救助獎勵辦法,不久即將出臺。
據了解,此舉在全國還是首創。
大量外來工涌入海洋捕撈業是海難事故頻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有不少不會游泳的外來工也出海打魚。由于缺乏經驗,風浪稍微大一點,稍有不慎就會落到海里。”林東勇說,從對幾次重大事故的調查來看,大量外來工涌入海洋捕撈行業,漁民的經驗不夠,是目前海難事故頻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據統計,2005年全省共發生漁船水上交通及捕撈作業等級事故389起,死亡(失蹤)247人,直接經濟損失3250多萬元,其中重大責任事故6起,特大責任事故1起。
一旦發生險情,立刻互相救助
遠比救助船只大老遠趕過來強得多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最新漁船海難救助獎勵辦法中提到,凡漁船互救挽回了漁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每救回一位漁民生命酌情給予救助者五千到一萬元獎勵,凡海洋與漁業行政執法公務船和其他船舶投入救援挽回了漁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每救回一位漁民生命酌情給予救助者兩千到五千元獎勵。救人越多獎勵越多,上不封頂。
省海洋與漁業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按照國際慣例,海難救助是過往船只必須履行的義務,但近年來,主動救助行為耗時費錢,因為救助不及時,導致海難死亡人數有所增加,為鼓勵海難救助行為,省海洋與漁業局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海難救助。
讓漁船結隊編組出海,一旦發生險情,可以立刻互相救助,遠比救助船只大老遠地趕過來要強得多。漁民兄弟出海捕魚,是把身家性命拴在褲腰帶上的,出臺這一舉措,也是讓他們無后顧之憂,既打造了“海上平安”,也在漁區形成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的良好氛圍,這和“八榮八恥”中提到的“以團結互助為榮”時尚新風不謀而合。
另據統計,2005年,全省通過漁船互救及時挽救遇險漁民277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200萬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