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就像沒有星星的天空是黯淡無光的,他們——一群失去子女的家長,曾經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最不幸的人。
共同的痛苦經歷,讓10戶上海家庭在2003年走到了一起,并發起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喪子互助機構“星星港”。
跨越失去子女的一己之痛,他們開始把愛心獻給其他不幸家庭,獻給社會。如今,星星港已擁有數百名成員,設立有200萬元金額的慈善專項資金。
美麗的星星劃落天空
“從天上掉下來一顆非常明亮、非常美麗的星星。它經過其它星星的身旁,從天邊滑落了下來”。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寫過一個童話故事“星孩”,他用動人的筆觸描述了一個孩子的來臨——而這個星孩長大之后更是非同尋常,“皮膚似精細的象牙、卷發如同水仙花環、雙眼像溪邊的紫羅蘭”。這無疑是文學的夸張。但是,又有哪個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不是像星孩一樣美好?
孩子的不幸去世,父母們都沉浸于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在星星港,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
2003年,正值花樣年華的君君(化名)拿到了大洋彼岸的一紙錄取通知——英國劍橋大學預科班的入學資格。錦繡前程似乎已鋪在了女孩的腳下,因為,只要能從這所英倫頂尖中學順利畢業,升入英國排名前十名的大學幾乎不成問題。全家人為此驕傲、興奮,張羅忙碌。
6月13日,這是君君應該登上飛往英國航班的日子。然而,就在此前兩周,噩運不期而至。
君君在5月25日的身體檢查中被發現得了肝腫瘤,并于3個月后去世。家人心目中的天使,就這樣拖著夢想的翅膀,沉重地落向黑暗。
“當時全家人傷心欲絕,生活好像沒了希望。”回憶起兩年多前全家遭遇到的情感打擊,張先生依然感到心悸。
偶然的機會讓君君的父親成為星星港的一員。“2005年清明,我給女兒掃墓時看到墓碑上放著一支玫瑰花和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悼念之詞,落款是‘星星港’。我就循著這張卡片加入了這個團體,開始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有類似悲慘經歷的家庭。”
……
高先生是一位畫家。女兒被犯罪分子殺害后,他的情緒非常低迷,三年中再未動過畫筆,甚至萌生了輕生的念頭,但在加入“星星港”以后,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前進方向,拿起畫筆,親手設計了星星港紀念館;
湯先生的兒子有藝術天賦,卻在18歲時因煤氣中毒死亡。不幸接踵而至。湯先生的妻子因悲痛過度去世,他本人又不慎摔斷雙腿。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湯先生幾乎失去生活的勇氣,整天渾渾噩噩。如今,他是熱心公益活動的積極分子,經常在一些電臺節目中現身說法,鼓勵別人走出痛苦。
星星港點燃希望之燈
2004年9月,在上海喪葬機構福壽園的幫助下,“星星港”順利地登記成為民間組織。作為國內第一個喪子互助機構,它的宗旨是“超越痛苦、自助助人”。
上海福壽園工作人員呂慈見證了“星星港”的成立、成長。福壽園當時有個開辦數年的“網上紀念館”,大多數是由親人建立的,在網上給死者獻鮮花、點香燭、寫留言。呂慈發現,一些孩子的紀念網頁被訪問特別頻繁。這些孩子的生命被定格在花季,更令人悲傷,家長基本上天天都要上網看望、祭奠。
有一天,一位姓王的家長在別人孩子的紀念網頁上留下了一句話。同病相憐的家長從此開始相互安慰,彼此聯絡,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言語。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同病相憐的傾訴緩解了家長們的痛苦,讓他們變成了好友。留言的“情感治療”效應,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
2003年7月27日,10戶喪子的上海家庭聚會在了一起,他們從下午聊到晚上,直到深夜仍不肯散去。他們聊著聊著,想到了一個共同的詞來形容自己失去的孩子——“星星”。于是他們發起成立了“星星港”——一個永遠有愛守候的港灣。
星星港成立之初,成員們自籌經費,每逢空閑就去看望傷病兒童、失足兒童,慰問孤兒院,撫慰喪子家庭。
“每一次活動大家都是高高興興而來,依依不舍離開,經常是直到最后一班地鐵快開的時候大家還不舍得走。我們都愿意把自己的快樂和痛苦與這里的人分享。在這里,助人就是助己”,一度失去生活樂趣的張先生又煥發了熱情。他說,“現在,我把對女兒的愛延續到對社會上一些弱勢群體的關愛上。”
星星港里的家長們不僅彼此扶持著走出了悲痛。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只有關愛他人,才能將自己對孩子的愛延續下去,更能讓孩子沒有來得及體驗的精彩綻放出來。
“我的女兒高二那年因突發病毒性心肌炎,在24小時之內離我而去。這可能是我生命中最殘酷、最難以承受的痛苦。我的心理在一瞬間崩潰了,整個人陷入了極度悲傷、無助、甚至絕望的情緒中,以至于在我女兒周年祭日的那天,我也想離開這個世界。就在這時,我遇到了星星港的朋友們。聽說女兒生前想做一名心理醫生,大家都鼓勵我替她完成心愿。”
從自殺的邊緣回頭,年近五旬的冷女士如今不僅重新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還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書,“圓了女兒未圓的夢,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眾人攜手關愛不幸家庭
2006年1月8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與上海福壽園攜手,啟動了“星星港”慈善關愛專項基金,旨在幫助那些失去子女的家庭走出陰影。
據介紹,此次啟動的“星星港”專項慈善公益基金共計200萬元,由上海市福壽園集團向上海慈善基金會捐贈。
在捐贈儀式上,周小燕、章含之、秦怡、黃準等一批知名女性獲聘成為“星星港”慈善關愛專項基金名譽顧問。曾為《紅色娘子軍》作曲的黃準向“星星港”慈善關愛專項基金贈送了她特地創作的《星星港之歌》曲譜。
著名聲樂家、教育家周小燕說,“我支持星星港這個活動,愿意幫助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從痛苦中走出來,活得更好。”章含之對記者表示,慈善事業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方方面面人士的參與,以擴大影響,建立完善、成熟的機制。上海星星港關愛服務中心服務策劃部主任柯斌介紹說,啟動基金之前,星星港的成員已由最初的10戶增加到了現在的80戶。慈善資金的啟動,無疑會讓這個民間組織“能力大增”。
據了解,如今在上海,“星星港”在每個區縣都有專人負責,與當地派出所聯系,一旦發現當地有家庭發生類似事件,就會在第一時間提供幫助,他們還聘請了心理咨詢師,招募義工。
柯斌說,“星星港的活動最初是由大家憑著樸素的感情自掏腰包,現在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呼吁全社會都能關注這個群體,共建和諧社會,減少類似的家庭悲劇,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寧,爭取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有積極向上的人生。”因為,沒有星星的天空,依然有愛。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