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停車卻車輛擁擠,嚴禁倒垃圾卻垃圾成堆。近日,首都文明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對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重點處罰。城區城管大隊甚至啟用價值百萬元的監控設備,對亂吐痰進行監控。對此,有市民認為,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是涉及市民素質的問題,靠執法部門來管理,成本太大而且事倍功半,建議在公共場所印制文明標語,以提醒市民。
但是,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內發現,文明標語并不少見,甚至到了泛濫的地步。可市民大多對其視而不見,對“嚴禁”、“不準”等字眼,基本處于麻木狀態。而對一些粗暴的、狠毒的標語,反而敬畏三分。此前有媒體報道,一家市場長期無法解決亂倒垃圾問題,后來居民在垃圾死角寫了一則“嚴禁倒垃圾,否則全家死光光”的標語,亂倒垃圾現象有了明顯改觀。附近居民說,這標語太狠了,但真的有效果。
是不是粗暴偏激的標語才能奏效?市民王小姐說,國外的標語,大都寫得文雅而有深意。比如,極少用“嚴禁”,改用“請”。這一點,北京做得還不夠,她曾看到過一則提醒大家不要亂吐痰的標語,寫得很打動人:“是否亂吐痰,體現你的修養”。她認為,這樣的標語,讓人感覺既親切又有深意,很容易接受。
25日,一個寫有“誰帶狗在此拉大小便誰不如狗”的標牌豎在四平園社區。
“不準”透出的是無奈。
在農村,這樣的標語并不少見。
棍棒顯然是標語“畫龍點睛”之筆。
案例一 放下狠話狗屎消失
四平園小區一居民家窗戶隔三差五被噴狗尿
“誰帶著狗在此大小便,誰不如狗!!!”昨天,在宣武區四平園小區一個半地下居民住宅窗戶前,一塊白色牌子上這樣寫道。寫牌者韓先生說,他是被逼得忍無可忍才作此警告,過去他的窗戶上隔三差五就會被噴上狗尿,窗外偶爾還留下狗屎;但牌子一出,狗屎狗尿再也沒有過。
狗屎問題已經成了韓先生社區的公害,在小區的甬道、草地上隨處可見。剛進入小區,記者就見一位女士帶著兩只小狗進入社區,狗屎拉了一路,可這位女士卻視而不見,面色坦然地走遠。
“狗不懂事,狗主人也不懂事嗎?”韓先生說,自己家里遇到的問題也曾向居委會反映過,但并沒有得到解決。每隔幾天,他就要徹底清潔窗戶一次,但很快狗尿又會再來。不僅如此,情況竟愈演愈烈———窗外甚至出現狗屎。
憤怒的韓先生決定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于是自制了警示板。他說,雖然語言是有點過分,但想到狗主人放任小狗的態度,以及無視其他居民生活的行為,他還是這樣寫了。現在,警示牌已經放出去兩個月,估計是真的起到了什么作用,狗屎尿確實消失了。
案例二 暴捶標語配棍棒威懾小偷
因措辭過激被城管涂抹
“小商小販,禁止入內,違者暴捶狠打!!!”宣武區金井胡同1號沈家本故居的墻壁上,這則標語觸目驚心,不但在最后打了三個感嘆號,還在旁邊掛了一根紅色的短木棍,極具威懾力。但是這則標語只存在了幾個月,就因為標語的發布地是文物保護單位的墻壁,而被城管強行涂抹。
昨天,記者在這面墻壁上看到,14個大字已經被藍色噴漆蓋住,已幾乎辨認不出字跡了,當初釘在墻上的那根紅木棍也不見了蹤影。
據居民張先生說,標語是現住沈家本故居里的一位鄰居設計的。在寫標語前,胡同里經常丟東西,一天丟了4輛自行車,一鍋還在爐子上的燉肉也被人順手牽羊地帶走了,居民們恨死了小偷。為了警告踩點的小偷,該胡同的一位居民想出了如此奇招。居民認為,那些小偷平時就是裝成小商小販進胡同踩點,然后晚上行動。“效果特別好,自從寫上標語后,胡同里的居民就沒丟過東西。”
當居民們正為這則標語起到的作用津津樂道時,由于標語過于醒目,而且措辭比較過激,再加上標語寫在了文物保護單位沈家本故居的大墻上,城管最終將其涂抹掩蓋。涂抹時,上斜街居委會的宋主任對居民寫標語表示了理解,但他認為,標語寫在文物保護單位上也引起了一些居民的反感,這樣做確實也不對,所以經調查后決定涂抹掉。居民們反映,標語被涂抹后,胡同里又丟東西了。
市民觀點 “粗暴標語反映社會矛盾”
一位老北京市民認為標語體現時代特征
居住在后海的北京人付老先生認為,標語體現時代特征,現在的警示性標語過于生硬粗暴,反映了社會轉型期的矛盾。
付老先生說,上世紀60年代,墻上寫著的標語大多是政治口號,特別嚴肅,寫在墻上,一個字有電視機大小。70年代前后,珠市口西湖營一帶大資本家比較多,廁所里的標語提醒也文縐縐的。比如,“請不要往邊上嘔吐,方向錯了,路線也錯了。”這句標語是為了提醒別人不要把大便拉在邊上。
“現如今,生活標語一方面更巧妙,一方面也越來越讓人哭笑不得,臟話、狠話看得讓人哆嗦。”付老先生說,一些胡同公廁里的標語令人不得不佩服。比如,“雙手抱頭,單眼流淚,你丫滋準點。”這句話的意思是,由于廁所的坑之間沒有隔擋,標語提醒小便的男士對準點,以防濺到隔壁坑蹲著的人。有人將大便拉在了便坑一側,看不過的人就在廁所墻上寫:“眼兒歪了,再歪,一律木橛子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