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某位發(fā)達城市市長說,一個城市不能交給開發(fā)商來開發(fā),他們會把城市變成水泥森林。雖然這話發(fā)表的晚了點,但是我仍然非常同意他的觀點,因為此時此刻,我正坐在這樣的鋼筋水泥森林里。
作為這種建設(shè)的受害者,我十分想列舉一下我所看到的它的弊端。
首先,這樣的“森林”采光極差。雖然這樣的建筑物通常采用的是大型的落地窗,但是在寫字間中仍然需要晝夜開燈。因為這樣的樓里,一個房間通常很大,外面的自然光很難保證在一天中的所有時間都能灑到一個房間的每個角落。而且,在“森林”中,每個建筑物的間隔都非常近,這樣就更不能保障充分的采光了。
其次,空氣污濁。因為多采用大塊的落地窗,因此,窗戶不能充分的打開,更談不到與外界的自然空氣交換了。這樣的建筑中,多采用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來進行空氣交換。先不談享受冬暖夏涼的時候會排放多少有害氣體和浪費多少能源,只說這樣通過機器幫助循環(huán)所得來的空氣質(zhì)量,就很難另人滿意。
第三,極度危險。這點不用多說,知道“911”的,就都會明白。
第四,交通擁堵。水泥森林里容納的這么多人,都要出行,而且大家的作息時間都是差不多的,上下班時間錯不開一個小時。因此,每當(dāng)上下班高峰,森林里的動物都會傾巢出動,遠遠不止車水馬龍這么簡單。
第四,破壞景觀。這里我沒用自然景觀這個詞,因為這里基本上沒什么是“自然”的。即使抬頭望天,也很少有機會看到太陽。說破壞景觀,是因為有的建筑物簡直是丑陋的。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叫《建筑是首哲理詩》,里面提到了以前上海外攤建筑的天際線。用“天際線”美觀來要求現(xiàn)在建筑的設(shè)計,要求還是太高。只要求這些建筑外力面美觀,都很難做到。這樣的建筑通常都是玻璃外表,這樣做除了沒什么個性外,還會造成“光污染”。
……
總之,這樣的水泥森林對于個人來說,是既破壞心靈又破壞肉體;對于城市來說,就像一個腫瘤,雖然可能是良性的,但是有癌變的可能;對于整個地球來說,就是對資源的浪費,雖然節(jié)省了一些土地資源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