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每月數十元的低保金,西安臨潼區交口鎮營仁村個別村干部竟當“低保戶”,使本應得到救助的貧困戶失去了被救助的機會。
據交口鎮營仁村村民反映,去年下半年西安市民政部門首次對農村貧困人口實行定期發放“低保金”制度,營仁村個別村干部未經任何評議和公示,便以自己或家屬的名義申請低保金,使得村里一些生活困難的群眾失去了得到救助的機會。
營仁村村委會主任武建地告訴記者,村民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他去年11月才當選上任,對內情并不知曉。他透露,村里上報20多人的名單中,有6位被發現是不符合條件的村干部而被交口鎮民政部門退回,而部分本應得到救助的貧困群眾卻未能被及時列入。
在營仁村會計的家中,記者見到了經過初步核定的21份“低保金”發放證,雖然目前調查正在進行,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干部或干部家屬列入其中,但已發現現任村支書周經歷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村民們告訴記者,周經歷家很富裕,不僅有裝修一新的宅院,而且彩電、洗衣機、空調、摩托車、農用車一應俱全。記者在周經歷家看到的情況與村民所言相符。
在距離村支書宅院不過百米的村民曹采蓮家,記者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三四間破舊的瓦房,其中一間外墻已經塌了個大窟窿,屋里雜亂地堆放著一些農具,而另外兩間房子的房頂已經破損,抬頭便可以看到小塊的天空。曹采蓮的丈夫去年歲末患腦溢血后癱瘓在床,她的小兒子早年喪失了聽力,一家三口的生計全靠她種地維持。她說,丈夫生病時借了上萬元的債務,至今無力償還。村里多次承諾幫助她家,但一直未兌現。
曾擔任過村支書的周應坤老人告訴記者,類似曹采蓮這樣的困難家庭在村上還有好幾戶,但都未能進入低保戶補助行列。
記者從西安市民政局救災救濟處了解到,對農村貧困戶進行補助是西安市的新舉措,由于資金有限,目前平均補助金額為每人每月10元左右,主要用于對孤寡老人、貧困戶、因病因學致貧家庭的救助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