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肺癌的王阿婆,在服用了湖州×怡植物纖維食品公司生產的抗癌保健食品近兩個月后過世。該產品東莞原代理商
“由于虛假醫療廣告、誤導等方面的原因,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人吃錯藥。目前醫療廣告違法違規的現狀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對目前虛假醫療廣告泛濫、誤導群眾就醫的現象給予了強烈抨擊,并建議全面禁止醫藥廣告的發布。
案例1:兩萬元特效藥無效主治醫生關門走佬
在東莞樟木頭鎮工作的王海珍(化名)說,她今年27歲,準備國慶期間回湖南老家結婚,但半年前她去醫院驗血時卻發現自己患上了“大三陽”。為了能趕在婚檢前控制病情,她到處尋找可快速治療乙肝的信息。
去年12月初,她從廣告上看到樟木頭鎮某醫院門診部可治療“乙肝大小三陽”的廣告,于是致電詢問,該門診部劉主任聲稱她的病完全可以徹底根治。
今年1月中下旬,
然而,今年3月底,堅持用完了10個療程“特效藥”的
案例2:患者服抗癌食品死亡代理商說產品不抗癌
東莞市石龍鎮
采訪時,阿婆的女兒阿清告訴記者,1991年父親因為胃癌病故,2004年9月,二哥又被查出患了鼻咽癌,2005年12月初,阿婆又被石龍鎮人民醫院查出患上肺癌,醫生說積極治療還能活半年。
正在全家一籌莫展時,東莞原湖州×怡植物纖維食品公司代理商
隨后,記者找到了該產品代理商
然而,隨著對該產品本身了解的深入以及廣大癌癥患者的使用效果證明,該產品根本不具備抗癌的功效,而廣告中提到兩位治愈的肝癌、直腸癌癥患者都不存在。
那么,對于該產品的抗癌作用廠家是怎么說的呢?近日,記者以購藥者的身份打通了湖州×怡植物纖維食品公司負責人郎生的電話,郎生信誓旦旦地告訴記者,該食品有絕好的抗癌作用,并稱,浙江長興74歲的劉恒祥患有腦腫瘤,醫院說無藥可救,服用其產品一周后,即能起床走路云云。
專家說法 慢性乙肝、癌癥無特效藥
中醫在治療乙肝、癌癥等疑難雜癥方面是否有特別神奇的作用呢?對此,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汪峰告訴記者,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療尚是世界性難題,沒有特效藥可以根治,所以市場上一切宣傳“治愈乙肝”、“大小三陽轉陰”的藥品、療法都是騙人的。他提醒患者,不要因為僥幸心理而上了騙子的當。
到目前為止,人類也尚未攻克癌癥,但是,科學工作者已經注意到,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和起居等)、不良情緒等與癌癥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起居、樂觀的心理狀態是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患了癌癥后,應到正規的醫院尋求專科醫生診治,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并定期復查,是可以提高生存率的。
消費提醒 8種藥品廣告不能信
東莞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目前有8種藥品廣告是不可信的,消費者一定要注意識別。
據介紹,8種虛假藥品廣告包括:說得太絕對的,如“藥到病除”、“國內首創”、“三盒見效”、“治愈率為98%”;聲稱“專治疑難雜癥”、“包治百病”、“無效退款”的;用專家、病例、患者作證明的;用部隊、大學、研究院科研成果的名義宣傳的;廣告中只留電話和信箱號的;沒有廣告批準文號的;在街頭路邊散發的小廣告;和其他產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做比較的。
另外,毒性藥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腫瘤用藥、性功能障礙用藥、艾滋病藥品、計劃生育用藥、防疫制品等都是不允許做廣告的,如有宣傳均屬違法。
相關鏈接 虛假醫療廣告8大花招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商家發布虛假醫療廣告慣用的伎倆有以下8種:
1.誘導就醫,引君入甕。
商家捏造很多與疑難病典型癥狀相似的病歷,再以“治愈患者”的口吻大肆吹噓,然后煞有其事地配上“患者”照片,有的甚至注明“患者”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當然,地址都是一些偏遠地區的,找都找不到,身份證號碼也大多是假的。
2.義診會診,小恩小惠。
商家組織一批所謂的“專家”進行義診,免費做一些簡單常規的體檢,然后就會“查出”一些疾病,最后告訴你他們恰好有很見效的“新藥特藥”。
這種略施小惠的捆綁式推銷方法,嚴重干擾患者正確求醫思路,既浪費了錢又耽擱了病。
3.高新科技,迷人耳目。
很多商家打著高科技的幌子,聲稱“研制”了各種高科技產品。由于普通患者對醫療產品沒有太多的了解,很容易受騙。
4.療效宣傳,有名無實。
夸大療效、夸大服務質量、承諾很低的費用,比如,手術不用開刀,無疼痛,不影響工作。
5.專家身份,偷梁換柱。
利用患者慕求名醫的迫切愿望,給自己妄加頭銜:專家、教授、某著名醫療機構的退休領導,很多頭銜都不是醫學專業技術職稱。
6.疑難頑癥,大包大攬。
很多虛假醫療廣告在宣傳自己的時候都吹噓什么病都會看,越難的越拿手。
7.超期服役,迷惑性大。
超過證明有效期的廣告繼續刊登。這種虛假廣告的迷惑性更大,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8.明星效應,現身說法。
有些電視廣告中,商家高價邀請影視明星們“現身說法”,大談其產品的好處。由于明星們一般都有較大的影響力,容易讓患者相信
【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