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者舉牌征人微笑
2011年11月21日
小馬(左)和參與活動的市民留影。
呼吁“消除艾滋病歧視,支持感染者公平就業” 距離“12·1世界艾滋病日”還有10天,昨日上午,由艾滋病毒感染者小馬發起的“征人微笑”活動來到西安,并得到西安志愿者的支持。他們同小馬一起走上街頭“征人微笑”,一同呼吁“消除艾滋病歧視,支持感染者公平就業”。
“征人微笑”
消除艾滋病就業歧視
“你愿意和艾滋病人一起工作嗎”“你介意孩子的老師是艾滋病患者嗎?”……昨天上午10時,在鐘鼓樓廣場,一場“征集微笑消除艾滋歧視”的活動正在進行,5名佩戴紅絲帶標志的志愿者,手舉一塊寫有“征人微笑”的牌子,不時向路人解釋此次活動。聽完志愿者的細心講解,很多人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中的紙牌,“我愿意和艾滋病人一起工作”“我不介意孩子的老師是艾滋病患者”……志愿者們則用手機、相機記錄市民的微笑。
志愿者中,有一個身材高大的小伙子,他就是天津首位公開身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小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一再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姓名等個人信息,“因為我怕了,像我們這類感染者要得到社會的包容太不易!”小馬說,他希望通過這一活動,消除公眾的偏見,為自己和其他艾滋病毒感染者爭取一個美好的未來。
公開艾滋身份
先后5次丟掉工作
今年36歲的馬治發,老家在河南上蔡,曾在天津從事物流行業。2008年,被檢測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此后幾年中,小馬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歧視,因為身染艾滋病,他還多次丟掉工作,妻子帶著3歲的女兒離他而去,大哥、二姐也與他斷絕來往。
遭遇歧視的小馬也曾絕望彷徨,甚至想過自殺,最后他選擇站出來公開身份,希望可以重新站在陽光下。去年年底,他開始接受媒體采訪,但遺憾的是,不久他第5次失去工作。小馬說,接連幾次這樣的遭遇后,他陷入一個無法擺脫的怪圈:很努力地找工作、很努力地工作、很快地失去工作,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他再沒有找到新工作,一直過著靠朋友接濟的生活。
“我只是想有份工作,讓自己有活下去的勇氣!”小馬說,事實上,不論是從身體因素還是心理因素考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一般人更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需要社會更多的理解與包容,“這次活動的目的是以實際行動征集社會認同,消除歧視。”小馬坦言,不后悔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份,盡管目前大環境并不樂觀,但他希望能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改變現狀。
走進10座城市
征集萬張笑臉
去年至現在,國內3起艾滋病患者就業歧視案對小馬觸動很大。今年,在一次有關艾滋病的研討會上,小馬結識了反歧視公益機構“天下公”的負責人,后來便加入“天下公”發起的“征人微笑”活動。作為一位艾滋病防治科普志愿者,小馬希望告訴大家,艾滋病不會通過握手、共餐、共用馬桶等日常工作和生活傳播,通過合理治療,HIV感染者完全可以活到70歲。但因為社會歧視,不少艾滋病毒感染者無法就業、就醫,給家庭、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們希望征集大家的照片,用微笑消除恐懼,支持HIV感染者平等就業。”
從11月6日開始,小馬計劃在12月1日前,走遍全國10個城市,征集到1萬張笑臉發布到網上,并報送到國家相關部門,希望引起重視。上海是小馬“征人微笑”活動的第一站,半個月里,他先后走過南京、長沙、南昌、合肥等5個城市,目前已經征集到近7000個笑臉。
相關新聞
3例就業歧視案引人關注
從2010年8月至今,安徽、四川和貴州先后發生3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就業歧視案,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
2010年7月,安徽省安慶市艾滋病毒感染者小吳師范本科畢業,并通過安慶市教育局組織的教師招聘考試,但最終他卻被告知,因為體檢不合格,被拒絕錄用為教師。8月,小吳起訴安慶市教育局認定其體檢不合格而不予錄用的行為違法。一審判決敗訴后,小吳選擇上訴,二審判決維持原判。安慶市中級法院在二審判決書中認為,教師屬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根據安慶市規定,教師應聘應參照《公務員體檢標準》:“淋病、梅毒、軟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艾滋病,不合格。”
與小吳一樣,其他兩位當事人均因感染艾滋病毒而被拒絕錄用為教師。艾滋病毒感染者要求平等就業的訴求雖然獲得法律學者、艾滋病醫學專家、公共知識分子的廣泛支持,但遺憾的是,即便小吳案被評為當年“十大憲法性事例”,四川艾滋就業歧視案同樣敗訴,今年9月的貴州艾滋就業歧視案則未獲受理。